第1o17章 九零年代日常生活(2 / 4)

加入书签

宗族观念强烈的地方来说才是真正看重的。

说实话,水淼反而佩服罗红这样的人,正是足够理智了才能从利益角度出,理性选择对自己和女儿最有利的一面。

“回来了也好,有两栋楼,也饿不死我们娘俩,等你以后工作了,去城里生活也不用担心不够用。”

别看她在村里,但是见多了城里工作的光鲜亮丽,知道他们兜里没几个钢镚的。

她现在最美好的愿望就是她女儿有个轻松的工作就行了,钱的事不用愁。

“唉,要是东坡村就更好了!

!”

拆迁呢,两栋楼都不知道能拆多少了?!

不过这也是罗红这些西坡村的人的一个美好念头,有事没事嚼几句,都快成了他们的口头禅了。

吃过了早饭,罗红陪着水淼去了祠堂边上的村委会了,水淼要落户回来,还是需要他们办理的。

边上的祠堂热火朝天,听罗红说,村里觉得一直被东坡村压着,就是他们村里人对祖宗不上心,因此村里前段时间商量了,决定要修缮祠堂,每户都捐了一笔钱,罗红虽然作为外嫁女,但是这方面不会让人诟病的,她捐了两千,虽然不算最多的,但是也不算少了的。

“江叔,我女儿,水淼,她要落户回我们村了。”

罗红拉着水淼上前,“喊人呐。”

“江爷爷……”

水淼也不知道是姓江还是名江,不过跟着她妈称呼的高一辈分总不会错了。

“呦,这都这么大了!

好好的迁回来干什么?城里户口吃香呢!

可想清楚了?”

罗红撇撇嘴:“就她爸家那些人,哪里容得下淼淼啊。

不过孩子也大了,都上大学了,以后照样吃城里粮,他不想孩子落在那,我也不强求,回来挺好的,这才是根呐!”

“可不是这个理?!

就直松那个,就不和我们村里人一道的。

回来挺好的,放心,这事我们村里通过的。”

正事说完,又扯了不少闲话,水淼高度概括就是三点:

一是她这个村里凤毛麟角的大学生前程远大,这商业互吹让她这个当事人恨不得当场脚指抠出两室一厅;

二是聊一下租户素质的问题,来南州市打工的都是五湖四海,胆子不大的还不会来这里,自然什么人都有;

三就是日常表达对一河之隔的东坡村的羡慕嫉妒……

就连回家了,罗红还是念念不休:“东坡村那些人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一次一次抬高价格,真是……当初他们祠堂建的非要比我们高一头,运都被他们抢走了!”

水淼倒是觉得他们村未必不拆,整个城市的展趋势是迅猛的,别看他们偏僻,都在南州市郊区了,但是以二十年后的交通来看,离市区半个小时的车程哪里算偏远了?!

“等几年,说不准我们村都要拆到的,现在造的厂越来越多了,外地人来我们市里也越来越多了,市区早就容不下了,要扩容的……”

水淼说道。

“但愿吧!”

罗红随口说道。

但是压根就不相信自己家这边能被拆迁到。

在她看来,市区都已经够大了,要展成什么样子,住多少人才觉得地方不够要往外扩充啊?!

水淼在家也就待了三天,刚好消耗完罗红的母爱,就拍拍屁股回学校了。

“什么时候放假回来啊?钱够不够啊?和寝室里处好关系啊。

在学校吃好喝好,你看看你瘦了吧唧的……”

简陋的车站,罗红陪着水淼等车,一边絮絮叨叨不停。

“要是星期五没课,算上周末有三天休息,我就回家来。

放心,钱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