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菲海护礁(4 / 5)
架上的塑料,” 申时半,实践完成,少年们在沙滩上画 “珊瑚礁修复地图”,标注每个支架的位置和监测仪编号。小雨望着地图,突然觉得:少年们的护礁实践,不是 “短期活动”—— 他们用双手种下的不仅是珊瑚支架,更是对海洋未来的期待,这种期待,能让更多人加入护海行动。
酉时?碳汇兑现,民生增收
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锰矿区里,马修带着小王检测楠竹种植区的土壤。马修手持锰草,埋入 3 个月前栽种楠竹的土壤 ——15 分钟后,锰草叶片泛浅紫,小王兴奋地说:“锰含量从 1500mg\/kg 降至 1100mg\/kg,效果比预期还好!”
此时,必和必拓的首批碳汇回款也到账,1.5 万吨碳汇卖了 153 万欧元。马修拿着回款单,对村民们说:“这笔钱要再买 6 万株楠竹苗,扩建示范园,还要建大豆加工厂,招 150 个村民上班,” 他还宣布:“上班的村民每月能赚 230 美元,比在矿场打工高 60%!”
酉时半,村民们在示范园旁种下新的楠竹苗,夕阳洒在竹苗上,像镀了一层金。马修望着渐渐转绿的土地,突然懂得:非遗治污不是 “公益项目”,而是 “可持续产业”—— 楠竹既能修复土壤,又能产生碳汇,大豆能解决粮食问题,加工厂能提供就业,当这一切形成闭环,受损的矿区就能变成 “希望之地”。
戌时?全球复盘,陆海协同
六巷的全球非遗碳汇联盟年度复盘会现场,来自 50 国的代表通过视频连线,总结陆海协同治污成果。赵阿公翻着成果本:“菲律宾修复珊瑚礁 500 平方米,塑料回收网回收塑料 20 吨;南非栽种楠竹 9 万株,锰含量平均下降 27%;刚果生产回收网 2000 张,带动 300 户村民就业;与绿色和平合作,海洋修复项目覆盖 5 个国家;《海洋手册》培训 45 国传承人,” 他指着 “陆海协同生态地图”,“非遗治理已形成‘陆地重金属修复 + 海洋生态保护’的完整体系,惠及 10 万余人。”
“明年要新增印尼、斐济 2 个海洋修复基地,推广竹编珊瑚支架;新增加纳、赞比亚 2 个重金属污染基地,推广‘楠竹 + 杂粮’套种模式,” 林羽补充,“少年实践要扩到 40 国,举办‘全球少年海洋非遗治理论坛’;海洋手册要新增‘红树林修复’章节,收录竹编红树林支架技术。”
戌时半,会议确定 2030 年目标:全球治污基地达 15 个(8 个陆地重金属、7 个海洋生态),治理污染土地 3 万亩,修复珊瑚礁 2000 平方米,回收海洋塑料 100 吨;带动 2 万人就业,碳汇交易额突破 3000 万欧元;少年实践覆盖 100 所学校,培训国际技术员 3000 名。wwF 代表评价:“六巷的‘陆海协同非遗治污模式’,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社区主导、低成本、可复制’的中国方案,值得在发展中国家全面推广。”
亥时?乡夜话梦,寰宇共生
六巷工坊的 “技艺枢纽台” 旁,联盟团队、村民代表、全球基地伙伴(线上参会)围坐在一起,桌上摆着陆海协同治污的成果照片:菲律宾的珊瑚支架上长出新珊瑚,南非的锰矿区种上了楠竹和大豆,少年们在沙滩上画护礁地图,绿色和平的代表与渔民握手…… 每一张照片里,都有草木检测的印记,都有村民的笑脸。
“以前觉得非遗只能在村里编竹筐,现在能去非洲治重金属污染,能去海洋修复珊瑚礁,还能和国际环保组织合作,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李大叔翻着照片,感慨道,孙阿婆补充:“下个月要去南非教村民编竹炭包,还要带他们用锰草测土壤,让更多非洲人知道中国非遗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