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展耀非遗(1 / 5)

加入书签

子时?联合国展,展品终检

纽约联合国总部非遗展厅的 “中国六巷区” 里,赵阿公正逐件复检 “寰宇非遗全景图” 的细节。全景图中央的 “非遗纽带” 用五国原料编织:中国竹丝(0.3mm,验艺草泛深绿)、米兰陶瓷丝(5mm,陶草测含水率 9%)、巴黎剪纸丝(80g 红纸,纹路 1.5mm)、纽约银丝(925‰,银草泛深绿)、东京陶土丝(含水率 9%,陶草泛浅绿),每段纽带都贴有微型检测标签,扫码可看五国少年的制作视频。

“这是给联合国秘书长准备的纪念版,要确保每个元素都达标,” 赵阿公用放大镜查看纽约段的银饰拼接处,“银丝焊接要光滑,不能有毛刺,” 孙阿婆立刻用银草轻贴焊接点,草叶未变色:“纯度够,焊接也合格,放心吧。”

林羽协助整理双语展品说明册:中文部分详述 “草木检测法” 的传承逻辑(源自六巷老匠人对自然的观察),英文部分标注 “国际协同标准”(如竹丝直径误差≤0.02mm),册末附五国匠人联名签名。“还要在展柜旁放草木检测体验盒,里面有验艺草、银草、陶草各 10 片,配英文操作卡,” 林羽把体验盒摆好,“让各国代表能亲手试,感受中国非遗的智慧。”

子时末,展品全部合格,赵阿公望着全景图上的长城与米兰大教堂相连的弧线,感慨道:“从六巷的竹筐到联合国的展品,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五国匠人、少年们一起的心血,” 林羽点头,突然懂得 “联合国展终检非易事,细节铸魂显匠心” 的真意 —— 非遗全球传播的内核,藏在标准的坚守、文化的阐释、体验的设计里,藏在每个为人类非遗对话铺路的瞬间。

丑时?国际指导员,实操培训

六巷电商园的国际培训教室中,20 名来自 10 国的非遗传承人正跟着赵阿公学 “验艺草测竹丝”。赵阿公拿起两根竹丝:“这根泛深绿,是 3 年生楠竹,韧性够;这根泛黄,太嫩,编挂件容易断,” 他手把手教肯尼亚传承人卡玛握草的力度,“轻贴 3 秒,颜色不变就是合格,不用用力按。”

孙阿婆则在银饰教室教 “银草纯度分级法”:把银草剪成三段,分别贴 999‰、925‰、900‰的银片,“深绿是收藏级,浅绿是日常级,泛黄就不能用,” 法国传承人皮埃尔试着检测自己带来的银料,银草泛浅绿:“原来我的银料是 925‰,刚好能做六巷的银饰挂件!”

丑时半,实操考核开始:卡玛成功选出 5 根合格竹丝,皮埃尔准确分辨 3 种银料纯度,所有人都通过考核。赵阿公给每人发《国际指导员手册》,封面用竹草汁染制,内页附检测错误案例(如竹丝受潮导致草叶变色)。“以后你们就是草木检测法的‘国际传道人’,要教更多同胞用自然的方法守非遗标准,” 赵阿公说,卡玛握着手册,激动地说:“要把这方法带回肯尼亚,教我们的竹编匠人,让非洲非遗也有好标准!” 林羽望着认真的学员,突然懂得 “国际指导员培训非易事,实操传技促落地” 的道理 —— 非遗全球标准的普及,藏在手把手的教学、案例的警示、手册的传承里,藏在每个为跨洲技艺铺路的瞬间。

寅时?楠竹深加工,价值升级

六巷楠竹深加工车间里,李大叔正调试竹纤维提取设备。机器旁堆着老竹坡的楠竹边角料 —— 以前这些料都当柴烧,现在能提取竹纤维,做非遗文创的包装布。“竹纤维要达到‘细度 5μm、强度 3.5cN\/dtex’,才能织出柔软的布,” 李大叔用验艺草测纤维韧性,草叶泛深绿:“合格,能送去织布厂,” 旁边的工人正将纤维打包,每包都标 “六巷竹纤维,验艺草检测合格”。

织布车间里,王婶带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