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少年冠冕(4 / 5)

加入书签

村口的广场上,村民们举着灯笼、舞着狮子,迎接从米兰归来的团队。少年们捧着 “国际最佳融艺奖” 奖杯,赵阿公和孙阿婆拿着 15 份国际合作协议,刚下车就被村民们围住。“拿国际奖了?太厉害!”“签了多少外国订单?”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问,小雨笑着说:“拿了国际一等奖,还签了 500 万的国际订单,以后咱们的竹编、银饰能卖到欧洲去!”

酉时半,欢迎盛典在广场举行。赵阿公分享米兰展的经历,孙阿婆演示草木检测法,少年们展示获奖作品,村民们听得认真,笑得开心。李大叔说:“以后我要种更多楠竹,供国际订单;” 王婶则说:“我要学英语,招待国际游客,” 广场上满是对未来的期待。林羽望着热闹的场景,突然懂得 “载誉归来非易事,乡迎盛典聚民心” 的道理 —— 非遗国际荣耀的归属感,藏在村民的欢呼、分享的热情、未来的期待里,藏在每个为乡村争光铺路的瞬间。

戌时?国际协同会,标准共建

六巷电商园的会议中心里,“国际非遗协同标准研讨会” 召开,意大利、法国、德国的传承人代表通过视频连线参会。赵阿公提议共建 “国际非遗基础标准”:竹编藤丝直径 0.5mm±0.02mm(验艺草检测泛绿)、银饰纯度≥900‰(银草检测泛绿)、陶土含水率 10%-12%(陶草检测泛绿),“这些标准简单易懂,用草木就能检测,适合各国传承人,” 意大利马可点头:“我们的陶瓷可以按这个标准调整,和六巷的竹编更好地融合。”

法国安娜提议建立 “国际非遗数字平台”:共享技艺视频、检测方法、订单信息,“比如六巷的竹编教程、我们的剪纸教程,都能放在平台上,方便大家学习,” 林羽补充:“平台支持多语言实时翻译,还能开通‘国际匠人云互派’通道,线上指导技艺。”

戌时半,研讨会达成共识:确定国际基础标准,明年上线国际数字平台,在米兰、巴黎、六巷设 “国际非遗协同基地”。马可笑着说:“以后咱们就是‘国际非遗一家人’,要让中国的草木检测法、意大利的陶瓷工艺、法国的剪纸技艺,在全世界开花结果,” 赵阿公点头:“这就是非遗的魅力,能让不同国家的人因为手艺成为朋友。” 望着视频里的国际伙伴,林羽突然懂得 “国际协同会非易事,标准共建促共生” 的道理 —— 非遗国际生态的核心,藏在标准的共识、平台的共享、协作的默契里,藏在每个为国际共生铺路的瞬间。

亥时?年度总结,寰宇展望

六巷工坊的 “技艺枢纽台” 旁,联盟团队、村民代表、少年传承人围坐在一起,总结全年国际突破,规划寰宇未来。赵阿公翻着成果本:“米兰展获奖,少年国际夺冠,国际订单 500 万,合作国家 8 个,草木检测法推广至 8 国,” 他指着墙上的 “六巷非遗寰宇地图”,“米兰、巴黎、柏林已经标上,明年要加纽约、东京,让六巷非遗走向更多国家;” 孙阿婆补充:“要培训 100 名‘国际非遗指导员’,覆盖 20 个国家,教他们草木检测和融艺技巧;” 李大叔则说:“楠竹种植要扩到 1000 亩,建‘国际原料检测中心’,确保出口竹料 100% 达标。”

少年们说:“要和米兰、巴黎的少年一起做‘寰宇非遗全景图’,明年参加‘世界少年非遗大赛’;” 林羽总结未来规划:申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协同示范项目”,建国际物流枢纽和数字平台,在 5 个国家办 “六巷非遗周”,少年联盟扩至全球 20 所学校。

亥时末,总结会结束,大家走出工坊,望着六巷的夜景:电商园的国际订单中心亮着灯,非遗民宿的窗户透着暖光,老竹坡的楠竹在月光下静静生长,少年工坊的获奖作品摆在最显眼的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