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乡基竣工(4 / 5)

加入书签

作协议 8 项,订单 200 万元,草木检测法推广至 10 个省份;少年团队获全国大奖,提升六巷非遗知名度。亮点是经验分享受欢迎、草木检测法易推广、少年作品吸睛;不足是全国订单的物流周期长(平均 7 天)、部分省份对省域标准不熟悉。

大家提改进方案:在电商产业园建 “全国物流枢纽”,缩短物流周期至 3 天;制作《省域标准普及手册》(附草木检测视频),发给合作省份;计划明年在四川、浙江、山东办 “六巷非遗标准推广会”,现场教学。林羽补充:“还要建‘全国非遗原料库’,整合六巷楠竹、四川蜀绣线、浙江青瓷土,统一检测、统一供应,降低合作成本,” 赵阿公点头:“全国协作要稳扎稳打,先做好这三个省份,再慢慢拓展。”

酉时末,复盘会结束,团队带着成果和规划返程。林羽望着首都的夜景,突然觉得六巷非遗的 “全国地图” 越来越清晰:“以后要让全国的传承人都知道,非遗能守根、能创新、能赚钱,” 赵阿公拍着他的肩:“这只是开始,咱们的目标是让六巷模式成为全国非遗的样板。” 望着远去的车窗外,林羽突然懂得 “大会复盘非易事,规划全国启新程” 的道理 —— 非遗全国引领的规划性,藏在问题的正视、方案的制定、目标的明确里,藏在每个为全国布局铺路的瞬间。

戌时?载誉归来,乡迎热闹

六巷村口的广场上,村民们举着灯笼,敲着锣鼓,迎接从首都归来的团队。少年们捧着 “全国最佳融艺奖” 奖杯,赵阿公和孙阿婆拿着合作协议,刚下车就被村民们围住。“拿全国奖了?太厉害!”“签了多少订单?”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问,小雨笑着说:“拿了全国一等奖,还签了 200 万的订单,以后大家的竹编、银饰能卖向全国!”

戌时半,欢迎仪式在广场举行。赵阿公分享全国大会的经历,孙阿婆演示草木检测法,少年们展示获奖作品,村民们听得认真,笑得开心。李大叔说:“以后我要种更多楠竹,供全国订单;” 王婶则说:“我要学电商直播,在产业园开账号,” 广场上满是对未来的期待。林羽望着热闹的场景,突然懂得 “载誉归来非易事,乡迎热闹聚民心” 的道理 —— 非遗全国荣耀的归属感,藏在村民的欢呼、分享的热情、未来的期待里,藏在每个为乡村争光铺路的瞬间。

亥时?年度总结,全国展望

六巷工坊的 “技艺枢纽台” 旁,联盟团队、村民代表、少年传承人围坐在一起,总结全年成果,规划全国未来。赵阿公翻着成果本:“全国大会分享经验,少年全国夺冠,电商园封顶,乡基竣工,签订全国订单 200 万,带动 100 名村民就业,” 他指着墙上的 “六巷非遗全国地图”,“四川、浙江、山东已经标上,明年要加更多省份;” 孙阿婆补充:“要培训‘全国非遗指导员’,每个合作省份派 2 名,教草木检测和省域标准;” 李大叔则说:“楠竹种植要扩到 500 亩,供全国订单,还要招 30 名村民进加工厂。”

少年们说:“要和四川、浙江的少年一起做‘全国非遗全景图’,明年参加国际少年非遗大赛;” 林羽总结未来规划:申请 “国家级非遗协同示范项目”,建全国物流枢纽和原料库,在 3 个省份办标准推广会,少年联盟扩至全国 10 所学校。

亥时末,总结会结束,大家走出工坊,望着六巷的夜景:主干道的竹编路灯亮着暖光,图书馆的窗户透着档案的微光,电商产业园的封顶碑在月光下格外醒目,老竹坡的楠竹在夜色中静静生长。林羽摸了摸衣褶里的竹草,叶片上沾着全国大会的荣耀气息,映着工坊的灯光,也映着非遗从乡关走向全国的壮阔未来 —— 只要守住匠心的根、协同的心、传承的情,六艺非遗就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