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年货暖乡(2 / 5)

加入书签

来自邻县、省城周边)学选竹。他手里举着三根楠竹,分别是 2 年、3 年、5 年竹龄,每根竹旁都放着验艺草:“大家看,2 年竹草叶泛浅绿,太嫩,劈丝易断;3 年竹泛深绿,正好;5 年竹泛暗绿,有点老,纤维太硬,” 他用竹刀分别劈丝,3 年竹的藤丝整齐光滑,“选竹就认这草色,错不了。”

新种植户王大哥来自邻县山区,他家的楠竹总因虫害减产,李大叔带着他看基地的 “防虫措施”:在竹林边缘种驱虫草,每季度用检毒草测土壤(草叶泛黄说明有虫卵,需撒天然防虫粉),“你回去按这个方法试,明年竹料肯定好,” 李大叔递给他一包检毒草,“每月测一次土壤,有问题随时找联盟。”

寅时末,新种植户们拿着《楠竹联盟种植标准手册》(附验艺草、检毒草使用说明)离开,手册里还夹着六巷基地的竹苗样本,方便他们对比。王大哥握着李大叔的手说:“以前种竹靠瞎蒙,现在有了标准,有了草木检测,心里踏实多了,” 李大叔笑着说:“联盟就是一家人,以后多交流,咱们全省的楠竹都要长成‘标准竹’。” 林羽望着远去的种植户,突然懂得 “楠竹扩盟非易事,授艺传标强协作” 的道理 —— 非遗省域产业的活力,藏在标准的传递、技术的分享、草木的辅助里,藏在每个为全省原料铺路的瞬间。

辰时?年货节开,年味满巷

六巷村口的年货节主会场锣鼓喧天,红色的灯笼挂满竹编拱门,赵阿公宣布开幕后,游客们涌进各个展区。竹编区前,阿竹教小朋友编迷你竹编福袋,验艺草放在旁边,小朋友们编好后就用草测一测,得意地说:“我的福袋达标啦!” 银饰区里,孙阿婆帮游客在银饰书签上刻名字,还免费提供银草检测,“您这老银镯纯度高,好好留着,” 她对一位老奶奶说,老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线上直播同步开启,赵阿公在镜头前演示 “竹编年货制作”:从选竹到劈丝,再到编春联,每一步都用验艺草把关;孙阿婆则教观众 “银饰年货保养”,比如银饰氧化后用牙膏轻擦,再用银草验证清洁度。林羽在后台盯着数据:开播半小时,订单突破 200 单,其中非遗套餐卖得最火,“西安分中心的果篮快没库存了,让他们优先发年货节的订单,” 他对着对讲机说,“还要给下单的顾客送一张‘草木检测小卡片’,教他们怎么辨真假。”

辰时末,线下体验区排起长队,游客们有的学编竹编,有的做银饰,还有的在陶瓷区画年俗图案。一位从省城来的游客说:“在城里买年货总觉得少点味道,这里的非遗年货又实用又有心意,还能亲手做,太有年味了,” 赵阿公笑着说:“以后每年都办年货节,让大家过年都能带上非遗的温度。” 林羽望着热闹的会场,突然懂得 “年货节开非易事,年味满巷暖人心” 的道理 —— 非遗本土深耕的年味,藏在游客的笑脸、直播的热度、亲手的体验里,藏在每个为团圆添彩铺路的瞬间。

巳时?省域培训,传艺全省

六巷研学基地的培训室里,来自全省 5 个试点市县的 20 名非遗传承人聚精会神地听赵阿公讲 “竹编断丝修复法”。赵阿公拿着一根断了丝的竹编果篮,按档案里的方法,用竹草汁粘补,再用细藤丝加固:“大家看,粘补后用验艺草测,草叶泛绿,说明韧性和原来一样,” 他把果篮递给传承人,“你们试试,按档案里的步骤来,别怕错。”

孙阿婆则在另一间教室教 “银草辨银进阶法”,针对不同纯度的银饰(999、925、800),教大家看银草变色的深浅:“999 银草泛亮绿,925 泛浅绿,800 泛黄绿,这样顾客拿任何银饰来,都能快速辨纯度,” 她还带了各地的银料样本,让传承人现场检测,“多练几次,比看检测报告还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