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国内新篇(2 / 5)
农户们也跟着选,有的用手机拍验艺草的颜色,有的记赵阿公说的标准,“今年楠竹行情好,多亏了六艺联盟,我们的竹能卖更高的价,” 农户王婶笑着说,“以后要跟着阿公好好学选竹,多赚点钱。”
寅时末,选好的楠竹堆成小山,赵阿公帮着农户把竹装上车:“劈藤丝的时候要注意,每根都要劈成 0.4mm,不能粗也不能细,” 他递给李大叔一本《六艺竹编原料标准》,“按上面的方法做,保证西安分中心满意。” 林羽望着装车的楠竹,突然懂得 “农户指导非易事,乡土赋能促增收” 的道理 —— 非遗本土深耕的价值,藏在老匠人的指导、农户的笑脸、收入的增长里,藏在每个为乡村振兴铺路的瞬间。
卯时?非遗进校园,备课磨课
六巷小学的教师办公室里,阿银、阿木正和校长一起打磨 “非遗进校园” 的课程。阿银准备教四年级学生做 “迷你银饰书签”,课程里要加入银草检测纯度的环节:“先让学生用银草分辨银片好坏,再教他们用软银线绕书签,” 他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包,“每个包有 10 克软银线、一片银草,还有安全剪刀,保证学生用着放心。”
阿木则要给五年级上 “木雕基础课”,用的是老竹坡的小木坯,上面预刻了简单的竹草纹:“先教学生用木草汁上色,再教他们刻自己的名字,” 他展示样品,“这样既安全,又能让学生有成就感。” 校长补充:“课程要和语文、美术结合,比如讲竹编的时候,读一段描写楠竹的课文;做木雕的时候,结合美术课的纹样设计,” 阿银、阿木点头,觉得这个建议很好。
卯时末,课程方案确定,阿银、阿木把材料包搬到教室,准备明天的第一堂课。“以前在国外教手艺紧张,现在在小学教,反而更亲切,” 阿银笑着说,阿木补充:“希望能让孩子们从小喜欢非遗,以后有人能接我们的班。” 林羽望着准备好的材料包,突然懂得 “非遗进校园非易事,备课磨课育童心” 的道理 —— 非遗本土深耕的未来,藏在课程的设计、材料的准备、老师的期待里,藏在每个为代际传承铺路的瞬间。
辰时?体验中心,开幕迎客
六巷国际非遗体验中心的开幕式上,锣鼓喧天,村民们舞着狮子,孩子们举着竹编小挂件。赵阿公作为传承人代表发言,手里举着验艺草:“这株草陪着我们从六巷走到世界,现在又回到家乡,今天的体验中心,不仅展示非遗,更要让大家知道,好手艺就在身边,” 他邀请老竹坡的李大叔上台,“没有农户种的好竹,就没有我们的竹编,非遗要扎根乡土,才能长盛不衰。”
辰时半,体验中心正式开放,游客们涌进展厅:乡土体验区里,大家围着 VR 设备看老竹坡的楠竹种植;少年传承区里,孩子们跟着阿竹学编迷你竹筐;融艺区里,中日竹编和纸灯前挤满了拍照的游客。“这灯真好看,既有中国的竹编,又有日本的和纸,” 游客张阿姨说,阿银笑着解释:“这是我们和日本匠人一起做的,现在在国内也能买到,还能定制上面的纹样。”
林羽在入口处发放 “非遗打卡册”,游客集齐三个体验区的印章,能换一片验艺草标本。“开幕一小时,已经来了 200 多游客,比预期的还多,” 林羽汇报,赵阿公点头:“以后要多搞点活动,比如每月一次‘非遗赶大集’,让农户也能来卖竹编、银饰。” 望着热闹的场景,林羽突然懂得 “体验中心开幕非易事,乡土迎客显活力” 的道理 —— 非遗本土深耕的魅力,藏在村民的参与、游客的热情、活动的创意里,藏在每个为本土传播铺路的瞬间。
巳时?小学课堂,非遗启蒙
六巷小学的四年级教室里,阿银的银饰课正在进行。他先给学生们展示银草:“这片草遇到纯银会变绿,遇到杂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