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佛本是道(1 / 4)
子时?娑婆净土初现,业力圆明
夜摩天光初现时,三千佛刹坛的娑婆净土石正被琉璃光笼罩。石面刻着 “释迦牟尼佛” 坐像,螺发间嵌着砗磲珠,在夜色里泛着莹白光晕,石缝间的娑婆草分着五色,根黑、茎青、叶绿、花黄、果红,如五蕴流转 —— 慧业法师说,此刻的娑婆气最澄,石纳娑婆之精,草聚业力初显之气,让禅坐的人能在呼吸间感受 “因果圆明” 的玄机。
“你看娑婆草的五色脉络,” 法师的锡杖轻叩石面,带起的露在缝里凝成五彩色纹,“与须弥山四周的四大部洲方位完全相合。” 林羽俯身,果然见草根对应北俱卢洲,草茎指向东胜神洲,叶片朝着南瞻部洲,花瓣对着西牛贺洲,在最深处与极乐净土石的脉络相连。《三千佛刹坛契经》摊在中央的 “莲台枢纽石” 上,唐代的贝叶经记载着:“三千佛刹非石,乃业力显化之境;草木非杂,实因果流转之征。”
净业捧着琉璃盏走来,盏中盛着从 “八功德池” 取的水,“师父说此刻的池水能映娑婆相,” 他将水倒在娑婆净土石的凹槽里,水面立刻浮现六道虚影,地狱道的红莲、饿鬼道的焰口、畜生道的蹄痕、人道的悲欢、阿修罗道的嗔怒、天道的祥云依次显现,“就像业镜照影,娑婆水映的是众生轮回的本相。” 林羽望着水影里交织的六道,突然懂了 “娑婆世界为净土阶,统摄诸刹证因果” 的真意 —— 佛陀的教化从不在虚空的法相里,而藏在娑婆草的五色、水影的六道、沙弥捧水的指缝间,藏在每个对因果业力心怀敬畏的时刻。
丑时?极乐净土流转,愿力相通
忉利天光渐现时,极乐净土石的温度开始温润。林羽用手触摸,石面泛着暖玉般的温凉,石缝里的极乐草舒展着金色叶片,根系向娑婆净土石延伸,与娑婆草的须根缠绕成网,金色脉络中隐现 “阿弥陀佛” 四字 ——“这是‘愿力贯刹土’,” 慧业法师将净土二刹对应的草木分置各石,娑婆放娑婆草,极乐放极乐草,“就像悲有慈应,愿有行随,连起来才是佛刹的愿力流转。”
净业用念珠测量,极乐净土石的气场与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方位完全对应,“《契经》里说‘石随愿转,气与业应’,” 他数着念珠上的刻度,“就像船随帆行,坛石也随佛刹微调。” 林羽望着各石上的草木,忽然明白 “净秽相即,气如法界” 的深意 —— 佛陀从不需要割裂的刹土,就像这净秽二刹坛,石石相感是愿力的基准,草木相照是业的流转,就像往生的愿力、轮回的业力,对应中藏着相互转化的默契。
寅时?药师净土初现,琉璃光破暗
须焰摩天光微现时,药师净土石的轮廓在薄雾中渐显。石上的 “药师琉璃光如来” 立像,左手托钵处嵌着青金石,在微光中泛着青光,石缝间的药师草结着蓝色果实,露水在果面凝成圆珠,坠落时在地面砸出 “消灾” 二字梵文 ——“这是‘琉璃光破暗’,” 慧业法师的锡杖轻扫草叶,带起的雾气在石面画出青蓝色光纹,“就像药师十二大愿,药刹气照的是众生离苦的象。”
老梵拿着扫帚走来,顺着刹纹清扫,帚尖每划过一刹,雾便淡一分,露出的地面恰好与刹图的刻度重合,“这活儿得顺愿力走,” 他头也不抬,“药师净土要轻扫,就像呵护病者,不能扰了疗愈。” 林羽帮着递工具,指尖触到扫帚柄上的梵文,那排列竟与药师经的咒语顺序隐隐相合,突然想起慧业法师说的 “器物亦含愿力”—— 原来每件寻常之物都藏着法界,扫帚的柄为幢,刷毛为幡,竹节的间距对应着十二大愿的次第,沾着的露属极乐,带起的尘属娑婆,二刹具足方能应愿。
卯时?弥勒净土当空,慈气充盈
兜率陀天光初现时,弥勒净土石的 “弥勒菩萨” 坐像已被晨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