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云巢岁稔(2 / 4)
里踏实。” 林羽捧着茶杯,望着亭外的木构,那些曾让他焦虑的 “问题”—— 朽坏的梁、虫蛀的柱、发霉的板,如今都成了灵草的 “温床”,成了云巢真脉的 “血管”。他突然懂了,所谓 “修复”,不是把时光倒回去,而是陪着老建筑,在时光里长出新的 “年轮”,让该留下的留下,该新生的新生。
清砚拿着个新做的鸟窝跑来,“林小哥,我给木巢上的麻雀做了个窝,” 鸟窝用的是去年的朽木片和灵草茎,“昨天看见老麻雀在茯苓丛里筑巢,怕它们受冻,就做了这个。师父说,这叫‘人与鸟共守巢’,都是云巢的家人。” 林羽接过鸟窝,放在木梁的安全处,刚放好,就有只麻雀飞来,落在旁边的崖柏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道谢。那一刻,他突然觉得,云巢的真脉,不只是在木构里,在灵草里,更在这些小小的生命里 —— 在麻雀的翅膀上,在灵芝的伞盖上,在村民的笑容里,在每个人心里那份对岁月的温柔守护里。
午时?炊烟绕巢,饭香满庭
午饭设在云巢下的空地上,村民们带来了自家的菜。柏婶烙了崖柏叶饼,老巢炖了山里的土鸡,里面放了茯苓块,清砚煮了灵芝水。玄栖道长坐在主位,手里拿着个旧的木勺,“这勺子是前几天在储物间找到的,” 勺柄上刻着 “玄真” 二字,“《云巢玄志》里说,明代有位玄真道长,就用这样的勺子煮茶,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还能用。”
林羽接过木勺,勺柄上的木纹已包浆温润,勺底还留着淡淡的茶渍。“道长,这算不算‘物归原主’?” 他笑着问。玄栖道长摇头:“算‘物归其用’。它在储物间里待了几百年,是因为云巢的真脉断了,如今真脉通了,它自然就能再派上用场。这世上的东西,都有自己的‘使命’,没派上用场,只是还没等到合适的时光。” 这话让林羽想起去年冬天,他曾为找不到匹配的旧木料补巢而发愁,玄栖道长却让他 “等春天灵草长了,木料自会出现”。如今看来,那些所谓的 “等待”,不过是在等时光把该凑齐的 “缘分” 凑齐 —— 就像这木勺,等了几百年,终于等到能用上它的人,等到能让它再次煮茶的云巢。
席间,柏婶说起她的孙女,“去年孙女来云巢玩,被朽木绊倒了,哭着说再也不来了,” 她指着木巢下的灵草丛,“今年来,抱着我的腿说要给灵草浇水,还说长大了要像林小哥一样,给木巢‘治病’。” 林羽望着不远处正给灵芝浇水的小女孩,扎着两个小辫子,手里拿着个小小的水瓢,动作小心翼翼的,生怕碰坏了灵芝。他突然觉得,所谓宿命,就是这样一代传一代 —— 玄真道长守护过的云巢,玄栖道长守护着的云巢,将来会有更多像小女孩这样的人守护,云巢的真脉,会在这样的守护里,一年年绵长下去。
未时?风过巢鸣,旧事新说
饭后,玄栖道长带着林羽去看储物间里的旧经卷。去年还粘连成块的经卷,如今已被茯苓的菌丝轻轻分开,页面上的字迹渐渐清晰,是用朱砂写的《栖真经》,末尾题着 “万历三十七年,玄真子书”。“你看这经卷上的字,” 玄栖道长指着 “栖真” 二字,“和巢门上的残刻一模一样,这就是‘真脉相承’,不管过了多少年,云巢的魂没变。”
林羽轻轻抚摸着经卷,页面上还留着淡淡的草木香,像是经卷也在吸着云巢的真脉。“道长,我们现在做的,和玄真道长当年做的,是不是一样的?” 他轻声问。玄栖道长点头:“一样,也不一样。玄真道长当年是‘建巢’,我们现在是‘守巢’,但核心都是‘顺木之势,应草之性’,都是在守护云巢的真脉。这就像《道德经》里说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不管是建还是守,只要顺着天道走,就能把事做好。”
清砚抱着个新做的木牌跑来,上面刻着 “云巢岁稔” 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