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炉畔生荣(1 / 5)
废弃炼钢高炉的阴影在晨光里拉得狭长,林羽蹲在锈迹斑斑的钢渣堆旁,将便携式 x 射线荧光仪的探头贴在灰褐色的矿渣上。屏幕上的镉含量数值在 185mg\/kg 处停滞,铅含量跳至 230mg\/kg,钢渣表面凝结的铁绣如暗红色的鳞片 —— 这是城市旧工业区转型办谢工圈定的 “工业棕地修复区”,要在这片关停十年的炼钢厂旧址试种耐重金属灵草,“2014 年停产时,厂区的土壤检测报告能装满满一铁皮柜,” 他指着高炉上 “1972 年投产” 的铜质铭牌,“炼钢废水渗进地下,周边居民的井水都带着铁腥味,灵草要是能在转炉车间扎根,也算给城市的工业伤疤缝片绿补丁。” 雾中的轧钢车间天窗破碎,钢筋骨架间,几株耐贫瘠的狗尾草正从混凝土裂缝里探出头,叶片上还沾着未被风吹散的钢尘。
工业生态专家韩博士推着土壤采样车走来,不锈钢采样管钻进钢渣层的瞬间,管身立刻蒙上层铁褐色粉末。检测屏上的 ph 值跳至 8.9(碱性污染),总石油烃含量达 1200mg\/kg:“碱性重金属复合污染 + 工业油类残留,” 她往样品里滴加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粉末瞬间变成黑色螯合物,“得种耐碱 - 超富集 - 吸油型灵草组合,就像老炼钢工说的‘东南景天吸镉,伴矿景天聚铅,油莎豆解油’。” 林羽翻开帆布包里的《太初规则》,指尖划过 “工有废兴,草木能复” 的批注,想起泽丰村用蜈蚣草修复炼锌厂旧址的法子:“得搞‘肌理嵌绿’,” 他指着厂区的工业遗产保护图,“高炉底座种深根灵草固渣,轧钢车间种匍匐品种覆绿,废弃油库旁种吸油灵草解毒,就像给旧厂房编张立体修复网。”
炼钢厂的老工人们扛着工具来了。轧钢车间退休的罗师傅拖着根磨损的钢辊,辊面的花纹还能看出当年轧制螺纹钢的痕迹,“这些灵草得经得住折腾,” 他用钢钎在高炉基座的裂缝里戳出孔洞,“钢渣里的铬镍合金、机床漏的切削油,比戈壁滩的石头还硬茬。” 周边社区的志愿者们则在清理废弃的冲压车间,塑料桶里装满锈蚀的螺栓和断裂的钢条:“要在不破坏工业遗产的前提下种植,” 戴手套的小伙子用撬棍撬开变形的钢门,“不能拆了老转炉,就像韩博士说的‘植绿不毁史,修复不丢忆’。”
第一批灵草苗在转炉车间的钢渣地坪缝隙中栽种。林羽教大家用 “废渣嵌植法”,沿钢渣缝隙用风镐开出 15 厘米宽的沟槽,底层铺 25 厘米厚的钢渣滤料 —— 这些是炼钢产生的水淬钢渣,中层填改良土(腐叶土 + 生物炭 + 脱硫石膏 = 4:3:2),“生物炭能吸附重金属,” 他往土中掺着羟基磷灰石,“促进灵草根系分泌有机酸,活化土壤中的镉铅,就像给植物配解毒剂。” 韩博士在旁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监测,数据显示种植区的有效态镉含量从 85mg\/kg 降至 32mg\/kg:“种植点选在钢渣孔隙率 20%-30% 的区域,” 她在车间平面图上贴绿色标签,“既能让灵草扎根,又能避免破坏地坪结构,就像给旧厂房装绿色补丁。”
早饭在厂区食堂改造的临时棚屋吃,搪瓷碗里的玉米糊飘着灵草叶,谷物的温热裹着金属的微涩。罗师傅用铝制饭勺舀着糊状物说起 2008 年的技改,那时候为了降低能耗,车间里的旧设备全换成新的,可不到五年就因为环保标准提升停了产,“那时候就靠酸洗除锈,” 他望着雾散后的高炉,“现在种上灵草,哪怕只能让土壤重金属降一点,也算给老伙计们长脸。” 林羽望着沟槽里舒展的灵草叶,叶片在穿堂风里与钢渣碰撞出细碎的声响,突然觉得所谓 “重生”,就是让冰冷的钢铁与鲜活的草木、沉寂的工业史与蓬勃的生态,在锈与绿的纠缠里完成对话。
上午的种植遇到难题。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