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干岩生荣(3 / 4)
台的探照灯透过沙尘,在灵草叶上投下流动的光斑,像无数跳动的地热点。
牧民帐篷的晚饭加了道灵草炖羊肉。灵草用的是耐热型品种,炖出来的汤带着淡淡的矿物香,“这草得用雪水焯三遍,” 掌勺的阿妈说,“老辈人传下来的法子,能去‘燥气’,这叫‘以草降火’。” 焦博士从保温箱里拿出份检测报告,最新数据显示周边土壤的氟化物浓度降至 1.2mg\/kg:“达到农用地标准了,” 她眼里闪着光,“再种三个月,就能在退化草场种苜蓿,给牧民增加饲草。”
夜里整理资料时,林羽把《干热岩开发技术规范》与《太初规则》做比对。发现很多理念可以互补,比如 “人工压裂” 与 “灵草自然破岩”,“地热梯级利用” 与 “植物温度适应”,只是手段不同。窗外的钻井平台指示灯如孤星闪烁,戈壁的风送来硝石与草木的混合气息,他给小陈发去设计图:“需要批耐高温种植模块,用氮化硅陶瓷制作,能嵌在井口防护栏,既抗高温又能导热,就像给干热岩井戴绿护腕。”
深夜的井场突然传来响动。林羽举着手电光出去,光柱里惊起只沙狐,尾巴扫过钻井液池的声音如抖绸,嘴里叼着的灵草籽在月光下泛着银光。他想起焦博士说的 “极端环境生态位”,突然明白干热岩田不仅是能源基地,也是沙漠生物的避难所。蹲在种植槽旁,发现被沙狐翻动的土壤里,灵草的根系反而更发达 —— 原来高温与干旱的淬炼,能催生出更顽强的生命策略。
第二天清晨,特种陶瓷厂送来了耐高温种植模块。蜂窝状的槽体上留着散热孔,底部的尖刺可固定在岩石表面,“按您说的耐温标准做的,” 厂长用乙炔焰测试,“1200c高温下不变形,比金属盆耐用百倍。” 林羽和工人们将模块嵌在井架的三角支撑上,种上垂吊型灵草,藤蔓顺着钢缆缠绕而下,像绿色的热交换器:“这叫‘动态散热’,” 他调整模块角度时说,“既能利用井架阴影遮阳,又能通过气流带走热量,就像给钻井平台披绿披风。”
焦博士的团队开始布设智能监测网。传感器伪装成岩芯样、测温探头的样子,藏在灵草丛中,“能实时监测地温、岩石裂隙与植物生长指标,” 她调试着卫星传输终端,“超标时自动启动雾森系统,就像给灵草装智能绿洲。” 牧民们则在制作 “干热岩植物图谱”,每个灵草品种都标注着耐温极限与药用价值,“扫二维码能看地热开发动画,” 戴羊皮帽的大叔展示图谱,“比单纯的说明书有意思。”
中午的 “地热能市集” 设在集热站广场。林羽和工人们摆了个 “灵草实验室”,展示灵草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状态,高压釜里的灵草在 150c蒸汽中依然保持绿色,旁边的展板上贴着《太初规则》与《干热岩资源评价规范》的对照条文。穿隔热服的钻工们用模型演示取热流程,当讲到灵草如何通过蒸腾作用辅助散热时,围观的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老邵趁机展示他收藏的钻井记录,泛黄的纸页上,2019 年的井温曲线像陡峭的火山,而现在的曲线已变得平缓如坡:“这是最直观的变化,” 他拍着记录本,“灵草就像给干热岩装了减压阀。”
下午的生态修复在压裂液回收池展开。林羽教大家用 “植物 - 活性炭联用技术”,在池面架设浮动种植床,种植水生灵草,床体下方悬挂活性炭纤维毡,“《泛胜之书》说‘石间有水,草生则润’,” 他往水中投放功能菌群,“灵草吸收重金属,活性炭吸附有机污染物,搭档干活像给废液做双层净化。” 焦博士用液相色谱仪测试,数据显示处理效率提升 60%:“这叫‘协同净化’,” 她对比数据,“比单纯的化学处理更彻底,还能生产生物炭。”
傍晚的夕阳给干热岩田镀上金边时,干热岩生态馆的开馆仪式开始了。穿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