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矿坑硐畔(3 / 4)

加入书签

河故道还深,现在刚好给灵草洗去叶面的矿尘,一点不浪费。” 雨幕中,边坡的格构梁在灵草覆盖下如绿色的肋骨,将破碎的山体温柔包裹。

矿工食堂的晚饭加了道灵草炒鸡蛋。灵草用的是经过检测的低积累品种,炒出来的菜带着淡淡的山野味,“这草得在清水里泡三天,” 掌勺的师傅说,“老矿工传下来的规矩,能去‘矿毒’,这叫‘以草克矿’。” 石博士从恒温箱里拿出份检测报告,最新数据显示尾矿库表层土壤铅含量降至 350mg\/kg:“达到耕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了,” 她眼里闪着光,“再种两年,就能在轻度污染区种油菜,给村民增加收入。”

夜里整理资料时,林羽把《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与《太初规则》做比对。发现很多理念可以互补,比如 “边坡稳定” 与 “灵草固坡”,“废水处理” 与 “植物净化”,只是技术路径不同。窗外传来矿坑坍塌的细微声响,远处的尾矿坝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灵草的清香混在矿尘味里,形成奇特的催眠曲。他摸出手机给小陈发去设计图:“需要批矿车造型花盆,用废弃矿斗切割而成,内壁涂防腐层,能嵌在选矿厂的破碎设备旁,既抗腐蚀又有纪念意义,就像给矿山撒把绿色记忆。”

深夜的炸药库遗址突然传来响动。林羽举着手电出去,光柱里惊起只夜鹰,翅膀扫过锈蚀的铁门发出哐当声,嘴里叼着的虫子身上沾着灵草的黏液。他想起石博士说的 “矿山生态岛”,突然明白废弃矿坑不仅是污染场,也是野生动物的避难所。蹲在格构梁的种植袋旁,发现被夜鹰粪便滋养的灵草长得格外粗壮 —— 原来人类的工业伤疤与自然的修复力量,能在黑暗里孕育出更坚韧的平衡。

第二天清晨,机械厂送来了矿车花盆。翻斗造型的盆体保留着原始的锈迹,底部的卸料口被改造成排水孔,“按您说的抗腐标准做的,” 师傅用硫酸溶液测试,“浸泡 24 小时无锈蚀,比陶瓷盆耐用。” 林羽和矿工们将花盆沿选矿生产线排列,种上耐酸的灵草品种,矿车的铁红色与叶片的绿色形成强烈对比:“这叫‘工业记忆绿化’,” 他调整花盆角度时说,“既能提醒后人采矿的历史,又能净化残留的毒物,就像给矿山立绿色纪念碑。”

石博士的团队开始布设智能监测网。传感器伪装成矿灯、安全帽的样子,埋在灵草丛中,“能实时监测土壤重金属与边坡位移,” 她调试着无线传输终端,“超标时自动启动喷淋系统,就像给矿山装智能医生。” 村民们则在制作 “矿山植物图谱”,每个灵草品种都标注着富集系数与生长周期,“扫二维码能看采矿历史与修复过程,” 戴草帽的大叔展示图谱,“比单纯的解说牌有意思多了。”

中午的 “矿山市集” 设在旧选矿厂的球磨机旁。林羽和村民们摆了个 “灵草解毒站”,展示灵草在不同重金属浓度下的生长状态,玻璃缸里的矿坑水经过灵草过滤,从浑浊的灰黑色变成透明,旁边的展板上贴着《太初规则》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对照条文。穿工装的老矿工们用模型演示选矿流程,当讲到灵草如何将重金属从土壤转移到地上部分时,围观的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老吴趁机展示他收藏的矿石标本,玻璃罩里的方铅矿在灵草映衬下,金属光泽竟柔和了许多:“这是最直观的变化,” 他敲着矿石,“灵草就像给矿山装了排毒机。”

下午的生态修复在冶炼厂遗址展开。林羽教大家用 “植物 - 蚯蚓联用技术”,先将冶炼废渣与灵草残体混合,接种蚯蚓进行生物转化,“《农桑辑要》说‘土得虫而松,草得土而茂’,” 他往混合物里撒着蚯蚓粪,“蚯蚓能破碎矿渣颗粒,灵草能吸收释放的重金属,搭档干活像给废渣做深度解毒。” 石博士用 Icp-mS 检测,数据显示铅、镉的生物可利用性降低 60%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