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星站碟畔(4 / 5)
由旁种植深根灵草,根系与钢管保持 80 厘米间距,“《农桑辑要》说‘草根避水,木根避石’,” 他往沟底铺着警示带,“灵草的趋避性会自动避开管道,同时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就像给输油线路装绿色保镖。” 邵博士用管道探测仪检测,数据显示有灵草的路段比裸露处管道腐蚀率低 50%:“这叫‘生物防腐’,” 她对比维护记录,“比防腐涂层更持久,还能防止沙埋。”
傍晚的夕阳给地面站镀上金边时,星际生态馆的开馆仪式开始了。穿航天服的孩子们捧着灵草苗,沿着 35 米天线的轨道排成队,将幼苗栽进馆前的电磁屏蔽花盆。馆长给林羽颁发了 “星际绿色使者” 证书,证书内页用的是卫星数据打印的再生纸,印着灵草与微波信号的显微合影:“要把灵草抗辐系统做成互动展项,” 馆长转动着星球模型,“让参观者亲手测试植物对微波的吸收效果,知道每束星际信号背后的自然代价。” 周边航天单位的代表们带来了 “绿色测控方案”,从太阳能供电到灵草缓冲带,厚厚的方案集像本会生长的航天圣经。
晚饭的长桌宴摆在 70 米天线的阴影里。桌布是用废旧天线罩材料编织的,餐盘里盛着灵草炒沙葱、薄荷炖羊肉、紫苏奶豆腐。齐工端着银碗站起来,对着天线的方向敬了杯:“第一杯敬穿梭的星信号,第二杯敬灵草,第三杯敬所有让星际通信与自然共生的努力。” 酒液洒在灵草生长的沙土里,很快被根须吸收,仿佛微波与草木在共同庆祝这场和解。
夜里的协调会确定了地面站的长期维护方案。“要搞‘站牧共建’,” 齐工展示着责任分区图,“航天部门负责天线周边,牧民负责缓冲带,科研单位负责监测区,” 他指着图上的绿色节点,“就像给测控网装生态协议。” 邵博士补充道:“得每季度搞次‘星空与草原’开放日,” 她晃了晃手里的频谱仪,“让牧民和孩子们亲手检测辐射值,用数据消除恐慌。” 林羽看着图上覆盖站区的绿色网络,突然觉得这哪里是卫星站,分明是荒漠的绿色星际港,在微波与根系间传递着生生不息的连接。
离别的时刻,林羽收到很多特别的礼物。老顾送的波导接头花盆,里面种着灵草,法兰盘上刻着 “信号满格,绿意满格”;邵博士给的微波衰减曲线图,首页贴着片灵草叶压制的天线图案;孩子们画的星站灵草图,背景是灵草缠绕的抛物面天线,微波在叶片间变成彩色的星带。齐工把块嵌着灵草的卫星太阳能板碎片送给林羽,硅片的纹路里还留着宇宙射线的痕迹:“这叫‘星与草的契约’,” 他眼里闪着光,“证明再遥远的星际通信,也需要自然的接地。” 林羽摸着硅片的冰凉表面,突然明白最好的离别,是留下能顺着微波信号继续生长的绿意,让每个地面站都成为地球与宇宙的绿色中继。
月光顺着抛物面天线的边缘流淌时,林羽背着帆布包走出地面站。天线基座旁的灵草在微波中连成绿色的涟漪,光伏板间隙的幼苗如跳动的像素,输油管道旁的藤蔓正顺着警示桩攀爬。老顾和齐工站在指挥中心门口挥手,探照灯的光束在沙尘中划出两道绿色轨迹,像两束守护星空的信号。
越野车驶离戈壁时,林羽从包里拿出那块太阳能板碎片。硅片的裂缝里,一株灵草幼苗正安静地立着,根须已经钻进半导体的 pn 结。车窗外,地面站的灯光在暮色里闪烁如航标,灵草与天线的影子交织成流动的波状图案,向荒漠的每个角落扩散。他知道下一站的地图已在心里展开 —— 邵博士提到的航天发射场绿化项目正在等待,那里的环境更极端,挑战更极致,但只要带着这份让星际通信与自然共生的信念,就没有什么宇宙射线抵达的地方不能长出春天。
夜色漫上戈壁的挡风玻璃时,林羽给太阳能板里的灵草浇了点雪水。水珠顺着硅片的纹路流淌,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