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数据生荣(2 / 4)

加入书签

丰村用牡蛎壳改良酸性土的法子,让工程师们运来牡蛎壳粉与粉煤灰,按 3:1 比例混合成钝化层:“这是老祖宗的‘以壳固铅’智慧,” 他将混合物铺在电池室边缘,“牡蛎壳的碳酸钙可中和酸,粉煤灰的铝硅酸盐能固定重金属,搭档干活像给土壤装净化器。”

周边科技园区的企业代表们来了。芯片设计公司的王总捧着个防静电袋,里面装着废弃的晶圆片,“我们的无尘车间离这不远,” 他指着远处的玻璃幕墙,“2020 年的《环境评估报告》记载‘周边土壤铜含量超标 6 倍’。” 林羽接过王总递来的灵草苗,发现根部裹着的陶粒里混着活性炭 —— 是王总特意准备的,“研发部测试过,这草的提取液能降解光刻胶,” 他推了推眼镜,“林先生要是不嫌弃,我们公司认养机房外围,每天派专人维护。” 很快,软件公司、通信运营商都来了,有人带来定制的防静电花盆,有人要合作研发 “植物 - 芯片” 共生系统,数据中心的中控室门口排起了长队。

中午的日头晒得冷却塔发烫时,叶博士的检测仪传来好消息。经过钝化处理的电池室区域,有效态铅含量降至 22mg\/kg,灵草幼苗的黑根处冒出白色新须,“你看,” 她展示电镜下的根系截面,“这些灵草的细胞壁能形成铅 - 磷酸盐复合体,把重金属锁在根部,就像给细胞装保险箱。” 陆工扛着块报废的服务器主板走来,电路板上的电容电阻如微型城市,“技改部要把旧测试机房改造成‘数字生态馆’,” 他用防静电布擦拭板卡,“馆长想请你在馆内做灵草散热演示,既当展品又能科普,就像给数字原住民建自然课堂。”

午休的空闲,林羽跟着老周沿机房巡查。刀片服务器的指示灯在机柜里闪烁如星河,精密空调的压缩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备用发电机房的柴油味混着灵草的清香,形成奇特的科技气息。“地下一层的电缆隧道有处通风口,” 老周刷开电子门禁,“温度常年稳定在 26c,适合种喜温的灵草。” 走过报废设备堆放区,淘汰的路由器缝隙里长出丛瓦松,肉质叶片在恒温环境里格外饱满,“这草能监测空气湿度,” 老周掐片叶子,“叶片发皱就说明湿度过低,比温湿度传感器还直观。”

下午的种植转向冷却塔周边。林羽教大家用 “水循环种植法”,在冷却塔的蓄水池边缘架设种植槽,槽内种上水生灵草,通过微型水泵让循环水经过根系,“这些灵草能吸收水中的钙镁离子,” 他往槽内投放有益菌群,“减少管道结垢,同时蒸腾散热,就像给冷却塔装绿色过滤器。” 叶博士用流量计检测,数据显示有灵草的系统比对照组节水 12%:“这叫‘生态节水’,” 她对比能耗曲线,“能让冷却塔的热交换效率提升 8%,比化学除垢剂更环保。”

高校的科研团队们推着实验车来了。他们要在机房做 “植物 - 设备” 协同散热实验,左侧机柜旁的灵草覆盖区温度比右侧裸露区低 2.3c,服务器的能耗降低 3.5%。“这些数据要发表在《绿色计算》期刊,” 戴护目镜的教授调试着数据采集仪,“标题就叫‘药用植物对数据中心微气候的调节作用’,让更多人知道自然的算力。” 林羽看着研究生们给灵草叶片安装微型传感器,突然觉得自己做的不只是种植,是在给数字世界注入自然的算法。

傍晚的用电高峰让机房负荷骤增。林羽和工程师们忙着记录灵草的降温效果,叶博士则监测着 pm2.5 浓度变化,服务器的嗡鸣与灵草的生长声交织成奇异的交响曲。“你看这温差多明显,” 老周指着热成像图,“种灵草的区域比没种的低 3c,相当于多开了两台空调。” 暮色中,冷却塔的灯光在灵草叶上投下流动的光斑,像无数数据在绿色中穿梭。

员工餐厅的晚饭加了道灵草炒虾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