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医废毒畔(3 / 5)

加入书签

雨水中反倒更显青翠。“你看这雨水收集系统多管用,” 张姐抹着脸上的雨水笑,“当年为了应急消防,建了 800 立方米的蓄水池,现在刚好给灵草浇水,经紫外线消毒后比自来水还安全。” 雨幕中,灭菌器的排气口喷出的白雾与乌云交融,灵草在缓冲区连成绿色的屏障,仿佛雨水都被这绿意过滤成了无菌水。

负压食堂的晚饭加了道灵草炖鸡汤。灵草用的是抗菌型品种,炖出来的汤带着淡淡的药香,“这草得经过三次煎煮去味,” 负责配餐的营养师说,“主要是做个示范,证明抑菌物质也能安全食用,这叫‘药食同源’。” 魏博士从生物安全柜里拿出份检测报告,最新数据显示周边土壤的致病菌总数降至 1.5x102cFU\/g:“达到安全限值了,” 她眼里闪着光,“再种两个月,就能在缓冲区种连翘,给医护人员做防疫茶饮。”

夜里整理资料时,林羽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与《太初规则》做比对。发现很多理念可以互补,比如 “高压灭菌” 与 “灵草抗菌”,“化学消毒” 与 “植物降解”,只是技术路径不同。窗外的暴雨还在下,雨水顺着灭菌器的排水管流淌,经过灵草带后变得清澈,他给小陈发去设计图:“需要批防腐蚀种植盆,用聚四氟乙烯制作,能嵌在消毒车间的通风口,既不影响气流又能灭菌,就像给医废中心装绿色消毒器。”

深夜的感染性废物处理间突然传来响动。林羽穿好防护服出去,生物安全灯下惊起只误闯的蝙蝠,翅膀扫过紫外线灯管发出滋滋的声响,嘴里叼着的虫子身上沾着灵草的抗菌黏液。他想起魏博士说的 “微生物生态平衡”,突然明白这里不仅是污染物处理场,也是自然防疫的试验场。蹲在种植槽的边缘,发现被蝙蝠粪便滋养的灵草,抗菌肽分泌量比别处高 30%—— 原来适度的生物交互,能让草木的防疫能力更强。

第二天清晨,特种材料厂送来了防腐蚀种植盆。盆体的聚四氟乙烯材质能耐受 260c高温,内侧的抗菌涂层含纳米氧化锌,“按您说的生物安全标准做的,” 厂长用强酸测试耐腐蚀性,“浸泡 24 小时无溶出物,比不锈钢盆更安全。” 林羽和医护人员们将种植盆嵌在灭菌器的排气口,种上薄荷与金银花的杂交灵草,挥发性物质随着蒸汽扩散,很快压过了消毒水的刺鼻味:“这叫‘气相抗菌’,” 他调整盆体角度时说,“既能利用废气余热促进挥发,又能随气流进行空间消毒,就像给车间装绿色灭菌灯。”

魏博士的团队开始布设生物监测网。传感器伪装成采样拭子的样子,嵌在灵草叶片间,“能实时监测空气菌落数与药物残留,” 她调试着数据传输系统,“超标时自动启动灵草提取物喷雾,就像给中心装智能防疫管家。” 疾控志愿者们则在制作 “抗菌植物图谱”,每个灵草品种都标注着抑菌谱与适用场景,“扫二维码能看微生物杀灭动画,” 戴防护面罩的女生展示图谱,“比单纯的操作规程有意思多了。”

中午的 “医疗废物变宝展” 设在中心广场。林羽和医护人员们摆了个 “灵草防疫站”,展示灵草在不同致病菌环境下的抑菌效果,培养皿里的大肠杆菌经灵草处理后,菌落数从密密麻麻变成稀疏分布,旁边的展板上贴着《太初规则》与《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对照条文。穿防护服的消毒人员用模型演示处理流程,当讲到灵草如何通过根系分泌物抑制超级细菌时,围观的市民发出阵阵惊叹。张姐趁机展示她收藏的消毒记录,泛黄的表格上,2017 年的含氯消毒剂用量曲线像陡峭的山峰,而现在的曲线已变得平缓如坡:“这是最直观的变化,” 她指着最新数据,“灵草就像给系统装了天然抑菌阀。”

下午的生态修复在化疗药物废水池展开。林羽教大家用 “浮床 - 微生物联用技术”,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