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焚厂生荣(3 / 4)
明毒物也能被转化,这叫‘以毒攻毒’。” 严博士从包里掏出份检测报告,最新数据显示周边空气二恶英浓度降至 0.1ng tEq\/m3:“达到欧盟标准了,” 她眼里闪着光,“再种两个月,就能在填埋场种紫花苜蓿,给土壤做深度修复。”
夜里整理资料时,林羽把《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与《太初规则》做比对。发现很多理念可以互补,比如 “烟气净化” 与 “灵草吸附”,“飞灰稳定化” 与 “植物钝化”,只是技术路径不同。窗外的雨还在下,雨水顺着炉体的排水沟流淌,经过灵草带后变得清澈,他给小陈发去设计图:“需要批耐高温种植槽,用陶瓷纤维制作,能嵌在炉体的散热缝,既不影响散热又能增绿,就像给焚烧厂装绿色鳞片。”
深夜的飞灰车间突然传来响动。林羽举着手电出去,光柱里惊起只戴胜鸟,鸟喙里叼着条吃了灵草叶的蚯蚓,翅膀扫过金属传送带,发出空旷的回响。他想起严博士说的 “污染区生物链重建”,突然明白这里不仅是垃圾处理场,也是生态修复的试验场。蹲在种植沟的边缘,发现被鸟粪滋养的灵草长得格外粗壮 —— 原来人类制造的毒物与自然的净化力量,能在黑暗里孕育出更坚韧的平衡。
第二天清晨,陶瓷厂送来了耐高温种植槽。槽体的纤维结构能承受 200c高温,内侧的釉面光滑不沾灰,“按您说的防火标准做的,” 厂长用喷灯测试耐温性,“火焰直烧三分钟不变形,比金属盆安全。” 林羽和职工们将种植槽嵌在焚烧炉的观察窗下方,种上景天科灵草,肉质叶片在高温下反倒更显饱满:“这叫‘贴身防护’,” 他调整槽体角度时说,“既能利用余热保温,又能拦截飘散的飞灰,就像给炉体戴绿围巾。”
严博士的团队开始布设智能监测网。传感器伪装成测温点的样子,嵌在灵草根系周围,“能实时监测重金属浓度与叶面温度,” 她调试着物联网终端,“超标时自动启动喷淋降温,就像给灵草装个智慧管家。” 社区志愿者们则在制作 “毒物转化图谱”,每个灵草品种都标注着富集系数与耐受温度,“扫二维码能看重金属迁移动画,” 戴防毒面具的女生展示图谱,“比单纯的检测报告有意思多了。”
中午的 “垃圾变宝市集” 设在厂前广场。林羽和职工们摆了个 “灵草固毒站”,展示灵草在不同重金属浓度下的生长状态,玻璃缸里的飞灰经灵草处理后,毒性检测试纸从红色变成绿色,旁边的展板上贴着《太初规则》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对照条文。穿防护服的工程师们用模型演示焚烧流程,当讲到灵草如何将重金属锁在根部时,围观的居民发出阵阵惊叹。老周趁机展示他收藏的飞灰样品,玻璃瓶里的灰色粉末从 2016 年的粗颗粒变成现在的细粉末:“这是最直观的变化,” 他拧开瓶盖,“灵草就像给系统装了净化器。”
下午的生态修复在渗滤液调节池展开。林羽教大家用 “浮岛 - 灵草联用技术”,在池面架设高密度聚乙烯浮板,板上种植水生灵草,根系直接伸入废液中,“《农政全书》说‘水浊则植草,草生则水澄’,” 他往浮板下悬挂生物膜载体,“灵草吸收氮磷,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搭档干活像给污水做双层净化。” 严博士用 cod 快速检测仪测试,数据显示处理效率提升 25%:“这叫‘立体净化协同效应’,” 她对比数据,“比单纯的生化处理更彻底,还能美化景观。”
傍晚的夕阳给焚烧厂镀上金边时,焚烧生态馆的开馆仪式开始了。穿校服的孩子们捧着灵草苗,沿着厂界的铁丝网排成队,将幼苗栽进馆前的重金属修复池。馆长给林羽颁发了 “城市解毒师” 证书,证书内页用的是飞灰再生纸,印着灵草富集重金属的微观示意图:“要把灵草固毒过程做成互动展项,” 馆长展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