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坡阶蕴荣(3 / 4)
矿长指着《天工开物》里的 “石胆化铁” 记载,激动得拐杖笃笃作响:“原来古人早就懂矿物转化!” 老马趁机展示他收藏的矿工日记,泛黄的纸页上记着 “1987 年,坑底水浇菜,苗全枯,人食之腹泻”,“那时候不懂污染,” 他拍着日记笑,“现在有灵草帮忙,总算知道怎么还债了。”
下午的垂直绿化在岩壁区展开。林羽教大家用 “锚杆挂网法”,在陡峭岩壁打直径 20 毫米的锚杆,挂上镀锌网后喷播含灵草籽的营养土,“《营造法式》说‘峭壁植生,需借铁力’,” 他往土中掺着膨润土,“能让营养土粘在岩壁上不脱落,就像给石头抹层营养霜。” 郑教授在旁用无人机监测,屏幕上的喷播轨迹如绿色瀑布:“这些灵草能在岩石缝隙里扎根,” 她放大画面,“根系分泌的草酸能分解岩石,就像给矿坑做针灸排毒。”
摄影爱好者们扛着长焦镜头来了。他们镜头下的矿坑灵草有种悲壮的美:石笼箱里的灵草与锈红色矿渣形成强烈对比,岩壁上的绿带如撕裂黑暗的光,老矿工抚摸灵草叶片的布满老茧的手更是震撼。“这些照片要参加环保摄影展,” 戴防尘口罩的摄影师说,“标题就叫‘大地的愈合’,让更多人知道伤疤上能开出花。” 林羽看着取景器里的画面,突然觉得自己做的不只是种植,是在给受伤的大地重新注入生机。
傍晚的狂风让矿坑掀起粉尘。林羽和工人们忙着加固石笼箱的连接卡扣,郑教授则检查监测仪的防尘罩,风沙击打安全帽的声音如击鼓,灵草的叶片在狂风中反倒更显青翠。“你看这防护带多结实,” 老马抹着脸上的粉尘笑,“当年炸山用的炸药都炸不开的岩层,现在被灵草的根慢慢撬开,这叫柔能克刚。” 风幕中,矿坑深处的积水被吹起涟漪,倒映着岩壁上的绿色条纹,像幅正在晕染的水墨画。
板房的晚饭加了道灵草炖排骨。灵草用的是平台区的富集品种,炖出来的汤带着淡淡的金属味,“这汤得少喝,” 郑教授夹起块灵草叶说,“但能证明它真的吸了毒,就像老话说的‘以毒攻毒,药到病除’。” 张叔从包里掏出份土壤检测报告,最新数据显示铅含量降至 320mg\/kg:“达到安全标准的三分之一了,” 他眼里闪着光,“再种半年,就能在上面种玉米,给孙子煮玉米粥吃。”
夜里整理资料时,林羽把《矿冶全书》里的解毒方与《太初规则》做比对。发现很多方法殊途同归,比如 “草木灰合石灰解毒” 与 “灵草配钢渣固铅”,“明矾沉淀法” 与 “灵草富集术”,只是时代不同工具各异。窗外的风还在呼啸,卷起的矿渣打在板房铁皮上噼啪作响,他给小陈发去消息:“需要批矿渣花盆,用水泥混合矿渣压制,表面刻灵草纹样,既能做纪念,又能提醒人们污染的代价。”
第三天清晨,风停后的矿坑泛着奇异的赭红色。林羽乘升降机巡查,发现岩壁喷播区的灵草已长出 3 厘米高,根系像白色的网缠住岩石,郑教授说这是 “生物矿化的开始”。平台区的灵草叶片背面凝结着红褐色结晶,老马说这是 “草在排毒素”,就像人出汗排毒。工人们在矿坑入口竖起警示牌,红底白字写着 “每株灵草每天能吸 5 毫克铅”,旁边画着灵草的解毒原理示意图,像给参观者上堂无声的环保课。
生态修复馆的开馆仪式就在旧矿办公楼前举行。穿校服的孩子们捧着灵草苗,沿着石阶排成队,将幼苗栽进馆前的矿渣花盆。馆长给林羽颁发了 “大地医生” 证书,证书封面用的是矿渣再生纸:“要把灵草修复做成互动展项,” 馆长展开证书,“让参观者亲手操作重金属检测,知道污染治理有多难。” 周边学校的师生们带来了 “矿坑日记”,本子里贴着每天的土壤照片和灵草生长记录,厚厚的一摞像本正在愈合的病历。
中午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