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桥影涵绿(4 / 4)
创新设计奖”,证书封面用的是再生纸,“要把灵草隔音系统纳入市政标准,” 院长握着他的手说,“以后新建桥梁必须预留植物种植空间,这叫‘工程与生态同步设计’。” 附近学校的孩子们涌上来,给每位专家献上用灵草编的书签,书签上还别着颗用桥洞积水养的浮萍,翠绿得像块浓缩的春天。
中午的长桌宴摆在桥洞中央的空地上。桌布是志愿者们用灵草染的碧绿色,碗碟里盛着各种创意菜肴:灵草炒河虾、灵草鸡蛋羹、灵草绿豆沙。老马端着酒杯站起来,对着桥墩的方向敬了三杯:“第一杯敬建桥的工匠,第二杯敬种灵草的人,第三杯敬所有让城市变美的生命。” 酒液洒在种植袋的土壤里,很快被灵草的根须吸收,仿佛混凝土也在分享这份喜悦。
下午的协调会确定了桥洞的长期维护方案。“要搞‘认领制’,” 王工展示着平面图,“每个桥墩分给一家企业,每段隔音带交给一个社区,” 他指着图上的彩色区块,“就像桥梁的各个部件,各司其职才能保安全。” 刘博士补充道:“得每季度做次声学检测,” 她晃了晃手里的频谱仪,“不光看灵草长得好不好,还要测隔音效果有没有下降,让数据说话。” 林羽看着平面图上缠绕桥墩的绿色线条,突然觉得这哪里是隔音带,分明是城市的绿色血管,在钢筋水泥间输送着生机。
离别的时刻,林羽收到很多特别的礼物。老马送的长柄剪刀,刀刃上刻着 “草木与桥梁同寿”;刘博士给的频谱仪校准证书,上面有她手写的 “声与绿的和谐频率”;孩子们画的桥洞灵草图,背景是长满植物的立交桥,汽车驶过都带着音符。王工把块桥墩混凝土样本送给林羽,断面镶嵌着灵草的根须:“这叫‘混凝土的生态印记’,” 他眼里闪着光,“证明硬邦邦的石头也能长出软乎乎的生命。” 林羽摸着样本的粗糙表面,突然明白最好的离别,是留下能持续生长的希望。
夕阳西下时,林羽背着帆布包走出桥洞。桥墩上的灵草在晚风中轻轻摇晃,加长种植袋里的藤蔓已经绕过第三圈钢筋,最大的桥洞中央,志愿者们用鹅卵石拼的 “绿” 字渐渐清晰,笔画间还种着几株耐旱的灵草。老马和王工站在出入口挥手,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像两座守护桥洞的人形雕塑。
快速公交驶离站台时,林羽从包里拿出那块混凝土样本。断面的孔隙里,株灵草幼苗正安静地立着,根须已经钻进水泥的微观裂缝。车窗外,城市的立交桥如银色的巨龙,缠绕其上的绿色线条越来越清晰,像给巨龙披了件翡翠披风。他知道下一站的地图已在心里展开 —— 王工提到的跨江大桥正在召唤,那里的桥墩更粗,水流更急,但只要带着这份让混凝土开花的信念,就没有什么地方不能长出春天。
暮色染红江面时,林羽给样本里的灵草浇了点水。水珠顺着混凝土的纹路流淌,在断面中央汇成小小的水洼,倒映着远处跨江大桥的灯光,像把整条江的星光都装进了这方石质天地。他望着窗外掠过的江景,突然觉得所谓 “家园”,从来不是静止的建筑,而是那些能让生命在坚硬中扎根的智慧,就像这株灵草,哪怕只有混凝土的缝隙,也能长得执着而热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