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道通古今(3 / 5)

加入书签

的小男孩把自己的画贴在湿纸上:“我要让灵草长在我的画上,这样它就认识我了。”

下午的研讨会,林羽做了 “草木教育” 的主题分享。ppt 的背景是泽丰村的茶园与城市工坊的拼贴画,“教孩子认识草木,不是为了培养植物学家,” 他指着屏幕上孩子们的观察日记,“是为了让他们知道,万物有灵,得学会尊重。” 台下的教育专家提问:“城市空间有限,怎么让更多孩子接触自然?” 林羽调出社区阳台种植的照片:“窗台能放盆草,阳台能种棵树,心有田园,哪里都是自然。”

研讨会结束后,林羽去中药房取老中医配的灵草药方。药柜前站着位孕妇,正拿着灵草茶的包装端详,“听说这能缓解孕吐?” 她的指尖在 “泽丰村” 三个字上摩挲。老中医指着药方上的灵草用量:“每日三钱,如泡茶饮,《妇人良方》说‘草木温和,胜于猛药’,就像你现在的心情,得放宽些。” 林羽看着孕妇小心翼翼把药方折好,突然觉得这灵草从青崖山到城市,已不仅是草木,更是种温柔的陪伴。

回到工坊时,夕阳给竹帘镀上金边。小陈正在包装发往泽丰村的教学器材 —— 显微镜、土壤检测仪、彩色画册,“村里的小学要建自然角,” 她在箱子里垫上灵草纤维纸,“二柱说孩子们想看看,城里的灵草和村里的有啥不一样。” 林羽往箱子里塞了包城野共生种的种子:“告诉他们,不一样才好,就像哥哥和弟弟,长得不同,心却连着。”

晚饭做了灵草花炒鸡蛋。花瓣在油锅里舒展如舞,鸡蛋的金黄裹着淡紫,像把夕阳炒进了菜里。林羽把菜盛进粗瓷碗时,社区主任带着位建筑设计师来访,“想在新小区设计个‘灵草庭院’,” 设计师展开图纸,“用竹制回廊连接菜园和药圃,就像您工坊的布局。” 林羽指着图纸上的水景:“得让水流绕着灵草走,” 他画了道蜿蜒的曲线,“《管子》说‘水者,万物之本原’,草木离不了水,就像人离不了情。”

夜里给灵草种子做发芽试验时,林羽把不同地区的土壤样本排列成圈。北京的黄土、上海的园土、广州的红壤、泽丰村的褐土,每个陶盆里都播了三粒种子,“要看看你们在哪都能扎根,” 他给每个花盆贴上标签,“就像背井离乡的人,在哪都能活出滋味。” 月光下的育苗架像个微型的中国地图,灵草的种子在不同的土壤里,做着同样的梦。

第三天清晨,灵草工坊的竹帘刚拉开,就见二柱从车上跳下来,怀里抱着个竹篓。“村里的灵草结果了!” 他把饱满的种子倒在青石板上,籽粒比城野共生种略小,红纹却更深,“用您寄的花粉授粉的,老人们说这叫‘千里姻缘’,” 他从篓底掏出包新茶,“兰婶炒的谷雨茶,说让城里的朋友尝尝今年的新味。”

林羽泡上新茶,茶汤在玻璃杯里泛着青绿。二柱看着工坊里的灵草花,突然红了眼眶:“这草在村里长了几百年,没想到能走到这么多地方,” 他摸着竹制茶盒上的 “采时留芽”,“就像我们村的娃,出去了也不忘本。” 林羽把城野共生种的种子装进二柱带来的竹篓:“带回去混着种,” 他拍了拍篓子,“让它们认认亲。”

灵草认养课的孩子们带来了自己种的灵草盆栽,摆了满满一工坊。有的长得高大,有的小巧,有的叶片偏绿,有的红纹明显,“它们都很棒,” 林羽给每个盆栽系上红绳,“就像你们,有的爱唱歌,有的爱画画,不一样才精彩。”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突然说:“我爸爸说要带我去泽丰村,看看灵草的老家。” 二柱蹲下来看着她的盆栽:“我给你当向导,带你看灵草长在石缝里的样子。”

下午的茶会,老周带来了用灵草和泽丰村新茶拼配的 “双城茶”。茶汤在盖碗里旋转如太极,“既有城里的清,又有村里的厚,” 他给众人分茶时,茶香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