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灯影摇春(2 / 3)

加入书签

出细小的侧根,像伸出的小手在摸索。他想起《道德经》里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的话,原来生命最柔弱的时候,藏着最坚韧的扩张力。

夜里的灯笼亮遍了整条巷子,各家的光晕在雪地上连成片,像条温暖的河。林羽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孩童的嬉笑声和灯笼穗的晃动声,像在听春天的序曲。他想起爷爷手札里的话:“元宵的灯不光照路,还照心,让藏着的善意都敢亮出来。”

清晨的朝阳穿透薄雾,把灯笼的影子拉得很长。灵草的嫩芽在阳光下舒展,每片新叶都朝着光源的方向,绒毛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父亲拄着拐杖来看新苗,罗盘的指针在 “离” 位稳稳停下,铜针映着晨光,泛出温暖的光。

“你看这草,心眼里都是光。” 父亲的声音里带着笑意,“人要是总想着亮处,日子也会跟着敞亮。” 他用拐杖轻轻拨开草叶间的露珠,水珠滚落的轨迹像条微型的银河。

念善的母亲抱着孩子来送汤圆,是昨晚剩下的,装在保温桶里还冒着热气。“这孩子今早会说‘圆’了,” 女人的眼角笑出了细纹,“他爸说等天气暖了,就带着孩子去终南山,让清鸢姑娘看看,咱们种的灵草也发芽了。”

母亲把汤圆分给邻里,王阿婆的碗里多加了勺糖桂花,念善家的汤圆里藏着颗蜜枣 —— 都是些不经意的心意,却像这元宵的灯笼,在微凉的早春里透着暖。林羽站在院子里,看着阳光下的灵草芽越长越欢,突然懂得天书为什么不再显现规则了 —— 因为最好的规则,就是让每个生命都能朝着光亮生长,让每份善意都能借着暖意传递。

夜深时,残留的灯笼光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像谁在雪地上撒了把星星。林羽躺在床上,听着灵草拔节的细微声响,像在听无数个关于希望的絮语。

春分的风带着杨柳的气息,拂过老宅的院墙时,卷落了最后几片残雪。菜畦里的灵草已长到半尺高,茎叶舒展如展翅的蝶,嫩绿的叶片在阳光下透着半透明的光,叶脉清晰得像绣上去的纹路。

父亲坐在槐树下的竹椅上,手里的鲁班锁被阳光晒得发烫。他将木块拆解重组的动作愈发纯熟,“善” 字木块每次归位时,都恰好与灵草叶片的颤动形成共振。“你爷爷说春分是天地的平衡点,” 他举起拼好的锁具,阳光透过镂空处在地上投下 “仁” 字的影子,“阴阳各半,善恶也得各归其位,才能太平。”

母亲在院子里晾晒被褥,被单在绳上舒展如帆,风过时扬起的弧度与终南山的山势隐隐相合。“你奶奶总说春分晒被能除晦气,” 她用竹竿拍打被面的动作很轻,棉絮飞扬的轨迹呈螺旋状,“就像人心积了灰,得让阳光好好照照才能透亮。”

王阿婆挎着竹篮来送荠菜,刚从田埂上挖的,带着湿润的泥土和细小的根须。“这菜得趁春分吃,过了这时候就老了。” 阿婆择菜的手指灵活如蝶,掐掉黄叶的动作干脆利落,“你爷爷当年挖荠菜总留着根,说‘留根明年还能长,做人得给后路’。”

荠菜饺子煮在锅里时,香气混着蒸汽漫出厨房,引得檐下的燕子探头探脑。林羽给父亲盛饺子时,发现他夹起的节奏与灵草抽茎的频率奇妙地同步,每咽下两只,就有片新叶从茎秆间抽出。天书在樟木箱里微微发烫,他知道那是在说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 不光是昼夜均分,连草木的生长都带着平衡的意趣。

念善的父亲带着孩子来栽花,小花盆里装着向日葵幼苗,是用去年的种子种的,茎秆顶着两瓣子叶,像举着两只小巴掌。“这孩子今早会说‘花’了,” 男人挖坑的深度正好是三寸,与灵草的根系长度相同,“他爸说春分栽花最易活,就像人在顺境里做事,事半功倍。”

婴儿的小手笨拙地扶着花盆,泥土沾满掌心也不在意,咯咯的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