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改变规则(2 / 4)
心医院的档案室。在泛黄的病历卡中翻找时,指尖突然被一张 1998 年的住院单刺痛。上面患者姓名处写着 “林建国”—— 那是他从未见过的爷爷,诊断结果是肝癌晚期,主治医生栏赫然写着 “陈景明”。
更让他震惊的是,住院单背面用朱砂画着一道符,与天书封面的符号如出一辙。林羽突然想起父亲说过,爷爷年轻时曾在道观当过义工,临终前交给父亲一个木盒,后来搬家时遗失了。
“原来不是偶然。” 林羽摸着那道符,背后渗出冷汗。这场与天书的相遇,或许早在三十年前就埋下了伏笔。就像《道德经》所言 “祸福相倚”,命运的丝线早已悄然缠绕。
傍晚去医院给父亲送汤时,林羽特意去了东南院区。在肿瘤科走廊,他果然看到了陈景明医生的简介 —— 照片上的男人鬓角微白,眼神沉静如深潭。天书在口袋里轻轻震动,浮现出一行新字:“此人三年前曾因拒绝红包被排挤,然心向光明,故有此机缘。”
林羽站在诊室门口,看着陈医生耐心地给患者解释病情,突然明白改变规则的关键并非蛮力,而是找到规则中那些与人为善的节点。就像水流遇到礁石会绕开,善良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冰冷规则的温柔改写。
回家路上,林羽路过公园,看到几个孩子在喂流浪猫。天书提示其中一只橘猫将在午夜生下三只小猫,而最大的那只,会在半年后救一个落水的孩童。他蹲下身抚摸猫咪的脊背,突然觉得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瞬间,都在编织着命运的罗网。
夜色渐深,林羽翻开那本《南华经》,在 “安之若命” 四个字的空白处,竟看到爷爷用蝇头小楷写着:“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 —— 见道者,当守心。” 墨迹已近褪色,却像一道光劈开了他心中的迷雾。
他走到窗边,看着城市在夜色中呼吸。远处工地的塔吊每转动一圈,恰好对应着楼下便利店进出的三个顾客;邻居家的钢琴声响起时,总会有一片落叶从枝头飘落。这些看似无序的碎片,实则都在规则的韵律中跳动。
天书在木箱里发出柔和的光芒,那行模糊的字迹又清晰了些 ——“以…… 心…… 为…… 引……”
林羽握紧拳头,感受着心脏在胸腔里沉稳地跳动。他知道前路依旧布满迷雾,但至少此刻,他不再是那个只会颤抖的旁观者。就像黑暗中亮起的第一缕微光,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脚下的路。
当他将陈景明医生的名字告诉母亲时,电话那头传来瓷器落地的脆响。林羽仿佛能看到母亲震惊的表情,听到她急促的呼吸声,更能看到命运的齿轮,正在悄然转向新的轨迹。
电话那头的瓷器碎裂声还在耳畔回响,林羽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发颤。他仿佛能看见母亲僵在原地的身影,地上散落的青瓷碎片映着她惊愕的脸,就像多年前那个遗失的木盒,突然在记忆深处裂开一道缝隙。
“小羽…… 你说的陈医生……” 母亲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你爷爷当年住院时,床头的病历卡上,就是这个名字。”
林羽后背的汗毛骤然竖起,天书在口袋里发出细碎的嗡鸣。他走到窗边,望着楼下车流汇成的光河,突然明白《易经》中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的深意。命运的丝线从不是孤立存在,爷爷与陈医生的交集,父亲如今的病况,甚至自己与天书的相遇,早已在冥冥中织成一张跨越三十年的网。
次日清晨,林羽特意提前一小时出门。按照天书的提示,他在地铁三号线上会遇到关键线索。车厢里拥挤如沙丁鱼罐头,他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穿灰色风衣的男人,对方公文包上挂着的铜饰,竟与爷爷住院单上的朱砂符纹有七分相似。
“让一下,谢谢。” 男人下车时不小心撞了林羽的肩膀,公文包拉链敞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