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217章 购置家具(2 / 3)

加入书签

间里那些已经拆掉外包装、但依旧用粗麻布和草绳做了简单保护的大件家具——书柜、画案、多宝格、收纳箱等逐一取出,稳稳地码放在另外两辆空着的牛车上,再用厚厚的油布严严实实地盖好、捆紧。

    这下,三辆牛车都变得沉甸甸、满当当的了。

    果然,即便天色已暗,他们回到桃源村,这样的“满载而归”仍引起了不小的围观和议论。

    村民们看着那堆成小山的粮食袋被油布覆盖和一看就分量不轻的“大件”,无不惊叹谢广福家真是阔气了,这乔迁宴准备得如此隆重,连京城的好家具都置办回来这么多!

    “好家伙!广福兄弟这家底……可真是不一般了啊!”

    一个汉子咂摸着嘴,语气里满是惊叹和羡慕。

    “瞧瞧这架势,粮食怕是买了够吃大半年的吧?那油布盖着的,肯定是京里买的好家具!这得花多少银子啊!”

    “谁说不是呢!”

    旁边立刻有人接话,语气酸溜溜的,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的嫉妒。

    “同样是逃荒来的,咱家还在为明年的种子发愁,人家不仅起了全村独一份的竹楼,这乔迁宴的排场也搞得这么大!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怀疑的种子自然也悄然滋生,一个老头,眯着眼,浑浊的目光追随着那移动的牛车,低声道:

    “啧,这谢广福……银子哪来的?别说又是半路救了个官老爷,人家赏的?修路挖渠的工钱?那才几个子儿?而且里正也没说给这么多啊……难不成,真像有些人嚼舌根说的,他家发的是‘横财’?”

    这种猜测阴暗却符合逻辑,在缺乏合理解释时,总能轻易抓住人心。

    但也有头脑清醒的,试图为谢广福找补,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理解这个世界寻找一个合理的出口。

    “话不能这么说,”一个比较明事理的妇人反驳道,“广福兄弟是有大本事的人!你们想想,没有他,咱村能这么快修上路?能挖成渠?能烧出青砖?我听说啊,他帮里正规划的那什么‘砖厂’‘理事会’,以后能带着全村挣钱呢!他那么有本事的人,谁知道私底下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挣银子的门路了。”

    “就是,就是,上回不是又官家来找谢广福一家了吗,说不定他们家和官家有什么关系呢,人家官家就愿意给他银子。”

    这话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附和。

    “对对对!肯定是他做了什么事情,官家给了奖赏!”

    没人知道谢秋芝给沈砚作画的事情,自然就不会联想到谢秋芝的身上去,但是沈砚确实是大宁朝的肱骨大臣,在他们眼里是顶顶厉害的官老爷。

    “我瞧着也是!广福哥一家都是能干人!这样的人家,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