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107章 现代数学分宅基地和竹林(2 / 3)

加入书签

    “是的,爹。比如我们家五口人,就应该分到总计2.5分地的宅基地。但这2.5亩地,不能全是上等地,也不能全是下等地。我们可以事先规定好,每户人家分到的宅基地,必须由不同等级的地块组合而成。比如,规定每户至少包含一小块上等地、一块中等地和一块下等地,或者根据各级地块的实际数量规定一个比例。这样就能天然实现您说的‘好坏搭配’。”

    谢广福恍然大悟:“妙啊!这样不用我们强行指派,每家拿到手的地自然而然就是好坏掺着的,综合起来价值都差不多!小文,你这数学学的不赖!”

    谢文笑了笑,继续解释:“然后就是抓阄了。但抓阄分两步。第一步,先抽取‘选地顺序号’,决定哪户人家先来挑选‘组合地块’。”

    “第二步,按照抽到的顺序号,每户家主从我们事先根据家庭人口数准备好的、已经搭配好的不同‘组合地块方案’里,选择自己心仪的一套。”

    “这样,既保证了绝对公平,又给了大家一定的选择权,效率还高。选定了方案,那方案里的几块地自然就归这户人家了,通常这几块地不会离得太远,方便建房。即使稍微有点分散,问题也不大,反正都是自家地。”

    谢广福听得连连点头:“好!这个‘组合方案’抓阄的法子好!比我想的还周到!那要是有人就是对分到的某块地不满意,想换呢?”

    “这就是第三步,自愿调剂。”谢文接着说,“选定方案后,给予一到两天的时间。允许村民之间自行协商,无偿交换彼此分到的、等级相同的地块。比如咱家想要一块更靠近溪边的上等地,可以用另一块地去换别人家同样等级但位置更合心意的一块。自由交换,但是所有交换的地块必须到里正爷爷那里登记备案,签字画押,日后不得反悔。”

    “如果有无偿交换解决不了的,那就自己私下商量,补偿银子也好,用其他东西换也好,村里不管,但最终交换结果也必须登记!不登记就不算数,村里不认可。如果谁登记后又反悔闹事,就请族老和里正爷爷依据登记册裁定,反悔的一方必须给对方补偿‘辛苦钱’,这样才能杜绝胡搅蛮缠。”

    “太好了!每一步都想到了!”谢广福用力拍了下儿子的肩膀,满脸赞赏:

    “那竹林呢?竹林按人头,两人一丛,我家五口就是两丛半,这半丛怎么算?”

    “竹林更好办。”谢文自信地说:“首先清点竹林总丛数。然后划分出大小差不多的出来分配,那些明显大一些,小一些的竹丛直接归村里公产。像咱家5口人,就占有2.5个竹丛。”

    “给竹丛挂上编号,分配时直接一步到位抓阄,谁家抓到哪一丛就是那一丛,就不会有人说我家的大,你家的小,剩下半丛就随机匹配,比如秋芝的半丛和小花的半丛抽到一起,那就归两人所有,以后两家自己商量着用,外人也管不着,若是有人想换这半丛,自己商量好,也去里正爷爷那里登记就好了。”

    “公产的竹子也好处理,以后谁家建房,或者想做竹器,可以向里正爷爷申请,支付一定的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