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烂掉的谱子才配叫曲儿(4 / 5)

加入书签

即崩解为万千闪烁的光点,如萤火虫般落下,渗入他身前的符纸纤维之中。

    楚瑶在归途中,又发现了另一件怪事。

    她注意到,最近在孩童间传唱的歌谣,变得越来越工整押韵,连五音不全的孩子跑调的模式都趋于一种诡异的统一。

    她停下脚步,花了几天时间,在不同的村落采集了十余首新童谣,将它们记录下来。

    回到住处,她用特制的音叉进行对比分析,惊骇地发现,这些旋律的基频,竟然与数百年前某座古庙中出土的青铜铃的残响频率高度吻合。

    她立刻意识到,这是“系统”在通过集体无意识,进行一场悄无声息的“净化”,回收所有它定义为“杂音”的无序变化。

    为了对抗这种文化上的熵减,她连夜编写了一组荒腔走板、毫无逻辑的俚曲。

    她没有将这些曲子教给学堂里的孩子,而是找到街头的乞儿,用几块饼换他们传唱。

    这些俚曲不成调,词也颠三倒四,诸如“月亮吃我饼,锅底长眼睛”、“石头河里飞,鞋子水上漂”之类。

    半个月后,这些怪诞有趣的新童谣凭借其极强的传播性,迅速席卷了市井,孩子们争相传唱,那些工整完美的旧旋律,则在喧闹的杂音中逐渐被人遗忘。

    不久,张阿妹途经三岔谷,发现“真素花园”与“花娘子遗训派”这两个宿怨颇深的派系竟又在集会。

    但这次的气氛与以往截然不同,他们似乎达成了某种和解,正在商讨一份“共治公约”,条款之精细,堪比凡人国度的律法。

    张阿妹眉头一皱,悄然潜入会场。

    她趁人不备,在双方准备的饮水壶中,各自倒入半勺已经发芽的麦粉。

    第二天的正式谈判上,庄严肃穆的气氛被一阵阵不合时宜的响声打破。

    由于麦粉发酵,许多喝了水的人都感到腹中胀气,屁声连连,此起彼伏。

    一份关于土地划分的条款刚刚念完,德高望重的长老便涨红了脸,放出个又长又响的屁。

    有人终于忍不住,怒斥这是对先祖的亵渎。

    此时,张阿妹才从人群中站出来,坦然承认是自己搞的鬼。

    “规矩太舒服,”她环视着那些或愤怒或尴尬的脸,“就得有人让它漏漏气。”

    她的话音落下,全场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不可抑制的哄笑。

    这笑声冲淡了虚伪的庄重,也冲垮了那份僵硬的公约。

    协议最终不了了之。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