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金融世界的黑客帝国(3 / 4)

加入书签

启动物理隔离开关,“这是诱捕程序,等我们反向追踪就会暴露核心节点。”

    “我知道。”陈帆的声音反而平静下来,“但他们忘了,谁才是这段代码的创造者。”

    他坐回座位,打开一台未联网的终端,手动编写一段新的指令流。内容是一份伪装成系统崩溃的日志文件,里面包含了大量看似混乱但实际上有序排列的调试信息。最关键的是,这些信息中嵌入了一个逆向验证机制——一旦被执行,就会悄悄记录下运行环境的硬件特征。

    “把这个,”他将文件递给周婷,“通过新加坡那个IP的回传通道送回去。”

    她没有犹豫,立即将文件打包进下一波混淆数据流中。五分钟后,监测程序捕捉到一次异常的内存调用行为——目标主机短暂开启了高权限调试模式。

    “他们打开了。”李航盯着屏幕,“而且用了原生解释器。”

    几乎在同一刻,主屏再次爆发出密集的滚动代码。不再是单向传输,而是双向对冲。红色代表对方的扫描请求,蓝色是他们的反向探测,两者在虚拟信道中激烈交锋,形成一片不断翻滚的数据瀑布。

    “撞上了。”周婷看着碰撞频率飙升,“我们的探针正在和他们的分析引擎正面交锋。”

    机房内的四台主控终端同时发出警报。电力负荷微微波动,张磊立刻检查UPS状态,确认输出稳定。他没有离开电源柜,而是直接接通了备用电池的手动监控接口。

    李航切换到深层协议分析界面,发现对方开始调整防火墙规则,试图封锁特定类型的响应包。但他也注意到,每一次规则更新,都会留下一丝微小的延迟漏洞——那是系统自动同步配置所需的时间差。

    “有节奏。”他说,“每十二分钟一次更新,持续三秒左右。”

    “够了。”陈帆盯着那片沸腾的代码流,“下次他们改规则的时候,再放一波带指纹的日志。”

    周婷点头,已经开始准备下一组混淆数据。她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将多个虚假模块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恢复流程”,其中夹杂着三处隐藏的验证点。

    李航则重新部署探针集群,这次的目标不再是获取位置信息,而是测算对方系统的响应延迟和计算能力分布。他需要判断,这背后到底是一个自动化程序,还是有人在实时操控。

    张磊站起身,绕到主机阵列后方,检查散热风扇的运转情况。高温正在积聚,但他没关掉任何一台设备。他知道现在不能降速,哪怕只是几毫秒的延迟,都可能导致反击失效。

    陈帆依旧坐在主位,手指轻轻搭在回车键边缘。他的视线没有离开屏幕中央那片激烈碰撞的数据流。那里不再是单纯的代码传输,而是一场无声的博弈——他们在用自己的语言战斗,用过去的痕迹对抗现在的入侵。

    突然,主屏右下角跳出一个极小的提示窗:【溯源完成,指纹匹配成功——来源:LUX-SRV-ALPHA】

    李航立刻放大该节点的拓扑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