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街角摄影的真相(2 / 4)

加入书签

快。下午三点十七分,特警小队抵达目标楼下。现场确认该住户无登记信息,宽带账户以预付费方式开通,电力缴费记录空白。房屋处于长期空置状态,但内部有持续用电迹象。

    行动开始前五分钟,陈帆下达最后一道指令:“先断无线信号,再突入。必须确保设备不联网自毁。”

    电磁脉冲装置启动,方圆三十米内的无线通信瞬间中断。破门锤撞开房门的同时,两名队员迅速突入。屋内无人反抗,只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亮着屏,连接着多个远程桌面。

    画面中央,正是陈帆系统的后台模拟界面。进度条停在百分之八十九,距离完成登录还差最后一步验证。

    “抓到了。”耳机里传来现场指挥的声音,“人还在,正在操作。”

    控制中心一片静默。陈帆盯着实时回传的画面,没有松口气。

    搜查随即展开。墙上贴满大幅打印图:五道口地块的施工进度、每日车流热力图、甚至是他出入指挥中心的时间记录。每张纸上都有手写标注,字体工整,时间轴精确到小时。

    一张便签纸夹在显示器后方,写着一组IP地址和端口号,旁边标注“切换周期:47分钟”。

    硬盘被当场扣押。初步扫描发现,里面存有长达六个月的监控视频归档,内容不仅包括商业体运营情况,还有他几次进出安全屋的影像。

    “这不是临时起意。”他握紧座椅扶手,“从土地拍卖阶段就开始了。”

    技术组连夜接手数据恢复工作。凌晨一点,一份残余日志被成功解析。最后一次上传发生在抓捕前四十七分钟,与便签上的周期吻合。传输内容被打包为伪装图像文件,标题是“天气云图更新”,实际嵌入了最新版风控模型的拓扑结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64街角摄影的真相(第2/2页)

    陈帆坐在原地,盯着这份报告看了很久。

    他忽然想起什么,调出第161章会议记录。那时味象坊负责人提出质疑,认为转角铺位租金过高。他用客流数据回应,展示了那个摄像头拍下的热力分布。

    可如果……那个摄像头从一开始就被人控制呢?

    所有的数据展示,是否也在对方的预料之中?

    他立即下令:“排查五道口周边所有公共物联网设备。交通指示牌、路灯控制箱、环境监测仪,只要是联网终端,全部列入审计名单。”

    命令刚发出去,技术组传来新消息:“我们在被捕人员的浏览器历史里发现了一个定时任务脚本。它会在每天固定时间访问市政采购网、规划公示平台和财政招投标系统,关键词锁定‘五道口’‘教育基建’‘交通调整’。”

    陈帆眼神一沉。

    这个人不只是执行者。他在监视政策动向,配合外部行动节奏。

    他拿起平板,翻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