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 私募规模破五百万(1 / 3)

加入书签

    陈帆的手指从回车键上收回,屏幕上的指令依旧悬停在待确认区。他没有立刻执行,而是调出系统过去七天的运行日志。每一笔操作都被完整记录——信号采集、权重分配、融合决策、指令生成,整个流程如钟表般精确运转。

    “这七天,零误判。”李阳站在他身后,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连一次人工干预都没触发。”

    张远已经打开了资金账户界面,刷新了三次。“托管行刚发来通知,校友基金那笔三十七万到账了。”

    数字跳动了一下,资产管理总额定格在537万元。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没有人鼓掌,也没有人欢呼。但这笔数字意味着什么,他们比谁都清楚。三年前还在用Excel手动录入数据的学生团队,如今真正跨过了私募机构的第一道门槛。

    “王教授那边怎么说?”周婷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绩效报告。

    “他已经签了背书函。”陈帆点头,“校方同意把我们列为‘智能投研实验项目’,虽然名义上还是学生组织,但至少能开对公账户、签正式协议了。”

    “这就够了。”张远咧嘴一笑,“有这个资质,下一步对接更多外部资金才有底气。”

    李阳却皱着眉:“可现在的办公环境撑不住更大规模的运作。服务器在宿舍楼顶,终端分散在三个地方,万一哪天断电或者被人误碰……”

    “搬。”陈帆站起身,“就这几天,把办公室迁到金融街那间写字楼去。”

    “真的要搬?”周婷有些意外,“那边租金不便宜。”

    “不是为了省钱。”陈帆目光扫过众人,“是让外界看到我们是个正经机构。投资者不会把钱交给一群还在宿舍熬夜敲代码的学生。”

    搬迁定在周六凌晨。非交易时段,系统负载最低。

    李阳提前两天完成了核心系统镜像的迁移测试。新办公室的机房已布好专线,防火墙策略、DNS解析、数据库同步链路全部验证通过。搬迁当天,他守在IDC主控台前,盯着数据流的实时传输进度。

    “断网切换。”他低声说。

    张远按下物理隔离开关,旧系统的网络连接瞬间中断。与此同时,新机房的虚拟化集群启动接管程序。五分钟后,监控大屏亮起,所有服务状态恢复绿色。

    “同步完成。”李阳松了口气,“零丢包,零延迟。”

    新办公室的一面墙被改造成巨幅监控屏,实时滚动着行情数据、持仓分布、风险指标和系统资源占用率。红绿交替的曲线像一条永不停歇的河流,在黑暗中静静流淌。

    “以后这就是我们的中枢。”陈帆站在屏幕前说。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