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 内鬼事件敲警钟(3 / 4)
nbsp; 陈帆没有离开主控台。他重新打开那份被泄露的报告,逐行比对公开帖文的内容重合度。超过百分之八十二的关键参数和时间节点都被完整披露,甚至连风险提示段落都原样照搬。
“这不是解读,是复制。”他说,“对方手里拿的就是原始文件。”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李阳接话,“实习生不是故意的,但他导出后没加密本地副本,别人在他离开电脑时拷走了。”
“有没有办法追踪?”张远问。
“校园网日志只能查到上传行为,无法确认后续传播路径。”李阳摇头,“而且……那人很可能用了匿名代理。”
陈帆合上文件,转而调出团队成员的操作历史。他在权限变更记录里停顿片刻,随后新建了一项制度:所有权限调整必须经双人确认,变更原因需录入系统备案。
“以后每一次放权,都要有据可查。”他说。
周婷在一旁记录下这条新规,又补充一句:“建议增加行为评分机制。比如频繁尝试越权访问、多次在非工作时间调阅敏感数据,系统自动标记异常。”
“可以。”陈帆点头,“但评分不能影响日常操作。我们要防风险,不是搞监控。”
“明白。”周婷合上笔记本,“我会把规则设计得透明可控。”
李阳提交了最后一次代码更新,备注写着“v2.7.3 – 权限加固”。系统自动打包并分发至所有终端,重启后生效。主屏下方弹出提示:“新权限策略已全局启用,下次登录将应用最新配置。”
张远重新登录自己的账户,发现原本可见的模型推演面板已被隐藏,取而代之的是一张简化版行情摘要页。他试着重启终端,结果一致。
“真锁死了。”他喃喃道。
“这才是正常状态。”陈帆终于从座位上站起,走到窗边的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写下三个词:**信息、权限、责任**。
他圈住中间那个词,画了一条横线延伸至右侧空白处,在下面列出三项子项:分级控制、操作留痕、应急提权。
“这是我们接下来的底线。”他说,“系统再聪明,也不能替人扛责任。昨天的事提醒我们,最大的风险从来不在市场里。”
周婷翻开新的笔记本,在首页写下“内部风险案例001”,然后开始整理事件时间线:从文件导出、上传共享目录、外部抓取,到论坛发酵、股价异动,每一个节点都标注了具体时间和责任人关联逻辑。
李阳则开始编写自动化审计脚本,目标是让系统每天自动生成一份访问异常报告,推送至核心组邮箱。他特意加入了文件生命周期追踪功能,确保每一份输出文档都能追溯到创建者、流转路径和最终去向。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