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主管的挑战:一周的极限(2 / 3)
份当日客户台账,甩在桌上。“原样录入,不准改格式。”
表格是手写的,字迹潦草,部分数字涂改过。陈帆不说话,直接启动扫描仪。图像传入电脑后,他在命令行输入指令,调出预处理脚本。屏幕闪烁几下,开始逐行识别。有两处金额模糊不清,他迅速切换到手动标注模式,输入推测值,系统自动标记为待核对项。其余字段通过规则匹配提取,姓名按拼音首字母归类,账号校验位自动验证。
倒计时显示九分四十三秒时,提示音响起。
“全部导入完成,共512条记录,有效数据508条,异常项已高亮。”
主管盯着屏幕,茶杯搁在桌沿。一名老员工凑近看,“这……这也能认出来?”
“手写体识别率不是百分之百。”陈帆调出对比图,“但比人工快六倍,错漏少一半。”
主管没回应,伸手点了点显示器右下角的时间戳。
第七天上午,陈帆正在整理测试日志,主管推门进来。办公室里只有他们两人。
“东西留下。”主管说,“主机、显示器、你自己。”
陈帆抬眼。
“分析部缺个数据支持岗,明天去报到。”主管从公文包取出一张纸,放在桌上,“签字了,流程走完就调。”
陈帆没动。
“你不问为什么?”主管看着他。
“结果摆在那儿。”
主管嘴角微动,像是想笑,又压了下去。“你知道这五年有多少人跟我说要搞自动化?都说能提速,结果呢?光‘兼容性问题’四个字就卡死一片。”
“我不是来提想法的。”陈帆说,“我是来交成品的。”
主管沉默片刻,转身要走,忽然停住。“那台486……修好它花了多少钱?”
“配件没花钱,都是捡的。”
“那你图什么?”
“图以后没人再花五个小时录三百条数据。”
主管看了他一眼,没再说什么,拉开门走了出去。
下班前,陈帆把旧主机的连接线一根根拔下,擦净灰尘,重新装回机箱。他打开抽屉,拿出一张A4纸,打印了一份《Access批量录入操作说明》,附上脚本使用步骤和常见故障处理方式。折好后塞进文件袋,放在主管办公桌上。
临走时,他最后看了一眼那台曾被当作废铁的机器。机箱侧面贴着一张小白纸,上面是他用钢笔写的编号:**System Node-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