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朱标死因,残酷的真相,老朱提剑!【月票加更6】(7 / 12)
; 他必须表现得无比恭顺、无比坦诚,甚至……可以适时地、‘无奈地’透露一些关于老二的不痛不痒的问题,来转移视线?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盘旋。
而周王朱橚。
他回到了熟悉的旧王府,却没有丝毫安心。
看着庭院内外那些明显增加的、面无表情的守卫,他感觉每一道目光都像是在审视他。
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坐立难安。
他对权谋争斗一向避之不及,只喜欢钻研医药花草,可偏偏他的爱好,此刻却成了最大的嫌疑。
那‘仙丹’的事……他也不知道是谁泄露出去的,但正因为如此,他才不能保证,是否有人会借此做文章诬陷他?
“怎么办……怎么办……”
他喃喃自语,脸色惨白。
他想去求助燕王府……又怕牵连亲哥。
他想去找父皇解释……又怕言多必失。
这种极度的恐惧和孤立无援,几乎要将他逼疯。
他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当初没有坚决推掉就藩,留在京城当个闲散王爷。
……
诏狱,刑讯室。
宋忠得到老朱新的命令,再次胆战心惊的开始了彻查。
因为有老朱提供的彻查方向,他将目标锁定在了太子朱标去陕西考察的随行官员身上。
通过这些官员的描述,他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原来朱标在考察陕西的途中,旧病复发,疼痛难忍,不得不在秦王府小住,修养身体。
而朱标得的这个病,叫‘背痈‘。
其实就是一种细菌感染,放在现代,吃几粒抗生素药就能治好,但是在古代,那就是顽疾、不治之症。
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私人编撰的《国榷》中记载了这么个事情。
这里面记载,在朱标出巡陕西之前,得了背疮恶疾,一度出现生命垂危。
原文是:“庚午夏六月,懿文背痈痛甚,号呼不绝口,含泪抚摩,日夕不暂离,闻号呼惶惶若不生,亲吮吸之,逾旬而愈。”
从这个描述看,朱标的背疮还是非常严重的,疼痛的喊声甚至惊动了老朱。
朱允炆亲自给父亲吮吸浓疮,使父亲恶疾痊愈,因而得到了老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