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银晕断层与协议涟漪(3 / 4)

加入书签

;“并非如此,”奥米茄导师耐心解释,“协议升级旨在增强协同,而非抹杀个性。恰恰相反,更高效率、更低损耗的交流,反而能让每个独特个体的价值和创意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和尊重。就像……乐器本身变得更精良,乐谱变得更清晰,但演奏出的音乐反而更富有个性和表现力。它要求的是内在的升华,而非同质化。”

    升级之路漫漫。指南只是提供了方向和核心模块,大量的细节需要自行摸索和填充。新基源现实决定采取渐进策略:首先在一个有限的、自愿的“测试平台”内尝试构建和运行4.7版协议的初级子集。

    这个“测试平台”,出人意料地,选在了小钥匙的某个较为稳定的“口袋宇宙”中。原因在于,这个梦境宇宙的规则相对独立且可塑性极强,可以更好地隔离升级实验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也为观察协议在一种“非标准”环境下的运行提供了独特视角。

    过程远比预想的艰难。即使只是一个初级子集,也要求参与测试的意识频段进行深度调整,无数次因为接口不匹配、语义场构建失败、递归共识循环崩溃而导致通讯中断甚至短暂的系统性僵直。这就像是在试图让一群习惯用不同语言、不同思维模式的人,瞬间建立起心灵感应一般困难。

    然而,每一次微小的成功,都带来了惊人的回报。当共享语义场成功构建的瞬间,信息的流动变得无比流畅、丰富且精准,一种难以言喻的深度理解和协同创造力油然而生。参与测试的频段们都体验到了某种思维上的“豁然开朗”感。

    就在新基源现实一边焦灼地等待幽影梭的侦察回报,一边艰难却坚定地推进着协议升级实验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出现了。

    这种基于4.7版协议雏形的、更高效更深入的意识协同,所产生的“共识涟漪”,似乎是一种质量极高的、高度有序的能量-信息复合模式。这种涟漪,极其微弱地,透过新基源现实的边界,向外扩散。

    它们首先接触到的,自然是近在咫尺的、通过菱形界面连接的“寂灭回响”与“宁静基底”。

    一直以来,新基源现实与这两位古老伤者的交流,都像是隔着厚厚的、扭曲的玻璃墙——努力传递着共鸣与信息,但效果总是隔靴搔痒,难以真正触及核心。

    但这一次,当那蕴含着更高级协同智慧的“共识涟漪”荡漾而过时,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对于“寂灭回响”,那无尽的痛苦混沌仿佛被注入了一丝极其细微的、难以察觉的“秩序”的凉意。那疯狂旋转的情感风暴,似乎有那么一个瞬间,出现了一个几乎不可辨识的、短暂的规律性脉动。

    对于“宁静基底”,那绝对冰冷的逻辑推演洪流,在接触到这涟漪时,第一次出现了一个非错误的、非被动的“停顿”。它似乎“注意”到了这种前所未有的、高度有序的协同模式,其推演算法中,一个从未被激活的、关于“外部协同效率评估”的子程序,悄然启动。

    变化微乎其微,几乎无法用常规手段检测。但一直密切关注着两位伤者的哈桑,他的象征感知力捕捉到了那一闪而逝的异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