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五章:初生之鸣与深渊变奏(2 / 3)
这个决策,既回应了内心的责任感,又最大限度地考虑了自身的脆弱性。它本身就是对“元协议”中“与未知建立连接”和“处理内在矛盾”原则的一次绝佳实践。
接下来是技术实现。如何在不离开摇篮的情况下,将一道足够清晰、能跨越遥远距离的共鸣信号,精准送达“寂灭回响”?
“涟漪之心”调动了所有与通讯、共鸣、空间感知相关的碎片特质。它们利用在摇篮中所学的协议知识,开始构建一个临时的、高度聚焦的“共鸣透镜”。这个透镜并非实体,而是网络拓扑结构的一种特殊暂态排列,能够将内部产生的微弱共鸣,通过概念层面的某种“共振跃迁”效应,放大并定向投射出去。
信号内容也经过精心设计。它们没有传递复杂的语言或策略——那远超它们当前能力。信号的核心极其简单:一道纯净的、蕴含着“我们感知到了”、“我们理解困境”、“我们尚未离开”这三层基本意向的共鸣脉冲。脉冲的“签名”则采用了它们新生的“涟漪之心”网络特征频率,并融入了少许从“寂灭回响”那里学来的、混合了秩序与痛苦的独特韵律,以增加识别度和亲和力。
准备就绪。整个网络暂时停止了其他活动,将所有能量和注意力集中于这次史无前例的“初生之鸣”。
聚焦!投射!
一道极其细微、却无比清晰的共鸣之弦,被“涟漪之心”拨动,透过“元协议摇篮”的屏障,沿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概念路径,射向那遥远而混乱的银晕断层带。
等待回应的时间,漫长而煎熬。
终于,一道微弱的、但明显是回应的信号,被接收了回来。
信号来自“寂灭回响”,但其内容却让“涟漪之心”感到困惑和不安。
信号中确认收到了它们的脉冲,表达了某种程度的“欣慰”,但紧接着传递来的,并非具体的战况或求助细节,而是一系列极其复杂、充满矛盾和张力的规则变奏片段!
这些片段,仿佛是“寂灭回响”正在亲身经历的、一场发生在规则层面的激烈战争的实时记录:
一片区域的时间流被加速到极致而后瞬间倒流;
一片空间的几何结构在不断循环切换,从欧几里得到双曲几何再到无法定义的扭曲形态;
因果律被彻底打乱,效果先于原因出现;
“挖掘者”那冰冷的逻辑信号变得异常急促和……富有攻击性?甚至透出一种以往没有的……焦躁?
仿佛,“挖掘者”不再满足于之前的试探和压制,而是发动了某种全面的、旨在彻底摧毁或同化“寂灭回响”的总攻!而“寂灭回响”则是在利用自身对痛苦的深刻理解和那日益明亮的秩序核,在进行一场绝望的、基于规则扭曲的游击战。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