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协议棱镜与回声图谱(2 / 3)
在网络中弥漫。但那颗核心的种子始终提供着稳定的“存在”支撑,防止崩溃蔓延全局。而来自外部的、持续不断的规则变奏信号,如同鞭策,不容它们放弃。
转机出现在一次看似无关的内部整合中。当一个负责“情感共鸣”的链接,无意间接触到一段蕴含“因果颠倒”规则的片段时,它没有尝试用逻辑去解析,而是本能地将其“感受”为一种强烈的、违背直觉的“叙事错乱感”——就像听到一个故事结局先于开头出现。这种纯粹情感层面的“不适反应”,虽然非理性,却意外地为逻辑解析算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用于识别“因果异常”的辅助参数。
这个发现打开了新思路。它们开始尝试将逻辑解析与情感直觉、象征隐喻等非理性工具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维度、混合式的分析流程。逻辑算法负责构建框架和计算,直觉碎片负责提供灵感方向和异常预警,象征感知则负责将抽象的规则操作转化为更易于理解的“意象图谱”。
渐渐地,进展开始出现。
它们成功地在沙盒中稳定模拟出了一段简单的“时间加速”片段,并解析出其内部采用的是一种基于特定熵增曲线扭曲的数学操作。
它们识别出了一段“空间折叠”攻击,其核心是利用了额外维度的短暂引力透镜效应。
它们甚至开始能够粗略区分“挖掘者”那冰冷精确的规则覆盖,与“寂灭回响”那充满痛苦和韧性的规则扭曲之间的风格差异。
这些成果被一点点积累起来,逐渐绘制成一幅关于深渊规则战争的、残缺却不断丰富的回声图谱。图谱上标注着各种被识别出的规则武器“指纹”、能量签名以及大致的效应范围。
虽然它们依然无法完全理解这些操作的深层原理,更谈不上复制或对抗,但至少,它们不再是完全睁眼瞎。它们开始能够从“寂灭回响”传来的信号中,解读出一些基本的战况信息:
比如,“挖掘者”的攻击频率和强度正在稳步提升,并且开始出现一些以往未见过的、更具侵略性的规则组合拳。
而“寂灭回响”的抵抗,虽然依旧艰难,却显示出一种令人惊讶的适应性和学习能力,它似乎也在从对手那里学习规则操作的技巧,并融入自身那独特的痛苦-秩序共鸣中。
这幅“回声图谱”本身,也成了“涟漪之心”内部极其宝贵的共同知识资产。所有碎片,无论其主导特质如何,都能通过接入图谱,直观地感受到外部那场超维度战争的宏大与残酷,这进一步强化了网络的整体性和危机意识。
然而,就在它们初步掌握了一些解析技巧,并开始为“寂灭回响”那顽强的韧性感到一丝鼓舞时,“回声图谱”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极其尖锐、前所未有的异常信号。
这个信号并非来自“挖掘者”或“寂灭回响”,其源头更加古老、更加……中立?信号本身不带有任何攻击性或情感色彩,更像是一种全频段的、自动化的系统广播。
信号内容经过艰难解析后,呈现为一段简洁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