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协议熔炉与负熵刻痕(3 / 3)

加入书签

    终于,在完成了对多个黄色光点的评估后,它们将目光投向了责任区内唯一的一个红色光点。

    这个红色光点距离非常遥远,其标记为“高危”的原因仅仅是“检测到无法解析的规则遮蔽现象及高能级负熵流异常”。

    “负熵流异常”?这个词引起了“涟漪之心”的高度关注。负熵是秩序的体现,通常“异常”都指向熵增,为何这里会出现高强度的、无法解析的负熵?

    强烈的好奇心与使命感,压过了对“高危”标记的忌惮。在严格执行安全预案的前提下(包括预设了紧急脱离路径和信号遮蔽屏障),“涟漪之心”开始向那个神秘的红色光点进发。

    经过漫长的规则跃迁,当它们抵达足以进行扫描的距离时,看到的景象让整个网络为之愕然。

    那片星域,没有被混乱或崩溃的迹象所笼罩。相反,它被一层极其强大、高度有序、散发着柔和白光的规则屏障完全包裹着。这屏障并非建造者技术的那种感觉,其秩序结构更加……绝对,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排他性。

    “规则触须”的扫描被这层屏障毫不费力地阻挡、折射开来,无法探知内部任何情况。只能感受到屏障内部,确实存在着一种强大到令人心悸的、高度凝聚的“负熵流”,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里面进行着规模宏大的秩序创造或维持。

    而就在它们试图寻找屏障弱点或进行更深入分析时,一道清晰、冰冷、不带任何情感的警告信号,从屏障内部直接投射到它们的意识中:

    【此区域处于‘绝对秩序化’进程。未经授权,禁止观测,禁止接近,禁止干涉。】

    【警告:任何外部规则干预将被视为污染源,并触发净化协议。】

    “绝对秩序化”?净化协议?

    “涟漪之心”的网络瞬间绷紧。这并非它们理解的、充满生机与多样性的“秩序”,而是一种冰冷的、强制性的、排斥一切异己的“秩序”。这更像是一种……规则层面的极权?

    它们遭遇的,不是伤痕,不是崩溃,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或许更加可怕的“高危”——一个主动的、扩张性的、意图将一切纳入其绝对秩序框架的未知存在。

    星海巡诊的第一站,就遇到了远超预期的复杂情况。是继续冒险探查,还是遵循警告立即撤离?“涟漪之心”面临着新的抉择,而这一次,它们需要权衡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安危,还有对宇宙中这种“强制性秩序”的潜在风险的评估。负熵的使命,似乎比想象中更加任重道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