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85章 种地也得有章程(2 / 3)
二郎:“出工多少也可以统计出来,这个可以像长工短工那样,做多少挣多少银子,不难。”
每一季或者年终先扣除成本,计算每亩的平均收入都不是难事,重要的还是出很仔细的章程。
他们有考虑到了,像景长鸣景长度这两家,没有多少银子肯定愿意多出力;而景永坚一家,家里儿子小子多,又有一两个是肯动脑的,肯定有想法去做售卖;这就需要有很明确的章程,不然极容易扯皮。
二郎:“再就是,得选几个脑子灵活,巧舌如簧的出去走走,除了买卖我们的产出。可以看看有没有其他增加收入的渠道,最好能多闯出些赚钱的门道,耽误的时间肯定也得算工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185章种地也得有章程(第2/2页)
庄氏:“也可以按收入计算提成。”
商量到最后老夫人还是发出叹息:“就是这样交租子,解决温饱可能是没问题,但是,还是难呀。”
景春熙忽然脑子里灵光闪过,想了想:“既然土地都是适合种薯类,大表哥,你们倒是可以到附近的镇子或者县城去走一走,看看这边有没有做宽粉卖宽粉的。”
大郎摸摸脑袋,不知道啥意思,二郎倒是明白了,然后看向景长宁。
景长宁:“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单一种养肯定发不了财,可是加工宽粉出来可就难说了,不但好储存,也有可能卖得出好价钱。”
王嬷嬷喃喃:“附近的镇子我们都走过了,宽粉确实没见有,村子里的人都是喜欢煮来晾晒红薯干。”
春桃庆幸自己可以搭得上话:“我们看到家家户户屋顶上都有晒呢!去买菜也没见过类似宽粉的东西,但是冬天他们也有吃锅子的习惯,能做出来还是可以卖的。”
老夫人摸了摸景春熙的头发,说:“你这脑子是怎么想的?”
小团子马上在旁边呼应:“熙表姐想吃宽粉了。”她憋了很久了,完全不知道三叔和二哥在说什么,如果是在晚上她早就睡着了,总算是还有宽粉是可以吃的。
小团子马上被殷氏撸了一把头:“你比谁都馋,你不想吃?”
惹得小团子哈哈笑:“我喜欢吃,宽粉比面条好吃,吸溜一下就进肚子了。”说完还回味了一下,惹的其他人更好笑了,氛围也不再那么严肃。
景春熙又往外祖父、外祖母身边靠了靠,小声提醒:“神仙姑姑种的红薯藤子已经很长了,开春应该就可以种。”
想想空间宅子里的井水,景春熙又说:“神仙姑姑给的种子肯定产量很高,说不好一年也能种植个几造呢?”红薯一年能种几次,她确实不知道,不过总得让家里人试一试。
老夫人高兴地又搂了她一把:“好好,就我们熙姐儿能,我们就种红薯,大片种植,再开个作坊做宽粉。”
景长宁也向他们三人看了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