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一个人的朝圣:震撼人心的友谊》(4 / 5)

加入书签

nbsp;  “离《收获》这期发刊只剩下几天了,您耐着性子等等就成。”刘一民说道。

    夏言却不想再等了:“我给晓林拍一封电报,让她给我寄来一封样刊,我好好的研究研究。”

    “您开口了,晓林师姐肯定不会拒绝。”刘一民说道。

    “这本我相信在国际上也会闯出一番名堂,一民,你准备什么时候拍成电影?”夏言语气非常肯定。

    刘一民说道:“至少等《忠犬八公》拍完吧,要是电影厂不看好,我还得说服电影厂。”

    “哈哈哈,这拍出来也是温情电影,真要是没人愿意拍,你来找我,我肯定给你找到人。”

    等刘一民离开,夏言立即给沪市的李晓林拍了一封电报,让她通过航空寄一本样刊过来。

    电报拍完之后,夏言回到办公室,重新看着刘一民写的情况汇报陷入了沉思。

    夏言对小日本没什么好观感,但此时又是改革开放走出去的重要时候,打好关系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是重中之重。

    眉头皱紧又舒缓,过了半个小时,夏言拿起电话:“首长,我有事情汇报。”

    四合院里,二老天天带着两个小家伙去外面遛弯儿,怕找不到路,一般也不走远,就在巷子里面。

    有时候想出去买东西了,让喜梅带着他们出去。刘雨和刘林手中的小玩意儿跟变戏法一样,不断地换来换去。

    朱霖给他们钱他们不要,两人手里有不少平常寄回去的钱。

    朱霖隔一阵子就寄点钱、衣服和营养品,但两人又在大队,根本花不了多少钱。

    今年暑假刘一民没有出去,所以会时不时地去一趟文研所关心一下戴建业他们。

    吴组缃和王瑶几个老教授也会去,主要是指导他们的论文写作。

    “吴教授,你讲的《红楼梦》像是吸铁石狠狠地把听众给吸到咱们《青年夜话》栏目了。”刘一民夸奖道。

    吴组缃谦虚地说道:“我也是你赶鸭子上架。”之后又叹了口气:“可惜老何不在了,要不然我们两个能上去打一场擂台赛。”

    吴组缃口中的老何指的是何其芳,燕大的教授。从建国后燕大开《红楼梦》的课,两个人就一直打擂台,甚至彻夜讨论。

    “活得久还是有好处的,我吴组缃靠活得久,成为了大师。要是老何活得久,现在大家都认同老何的观点喽。”

    “吴老,你就别谦虚了,当时你们两个就都是大师了。”王瑶说道。

    随着时间到了七月中旬,戴建业他们的论文基本上都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