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书在岛上出版(5 / 6)

加入书签

送来的萨琪玛给老黄和焦晃同志尝一尝!”刘一民说道。

    焦晃尝了一口:“这味道不错,甜而不腻!”

    “不仅不腻,还很补。这是真狗乃子加蜂蜜做的,津城的桂顺斋很有名。”刘一民说道。

    “狗的奶?”黄祖默牙齿一顿,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咬。

    “就是枸杞,野生枸杞。”

    “原来是这啊。”

    焦晃看了一眼说道:“人到中年不得已,水杯时刻泡枸杞。”

    看到喜梅带着两个小家伙离开,焦晃神秘地说道:“枸杞这玩意儿还不是最好的,我查看清朝塞罕坝的资料,以前那里水草丰盛,为了供皇族打猎,还养的有鹿,鹿血才是大补。清朝皇帝,经常喝。”

    黄祖默一脸意动,可惜不知道去哪儿搞到鹿血。

    刘一民笑着说道:“还是去中医院调理调理比较好,有时候食疗也行,不一定是鹿血。”

    “一民同志,这方面你懂?”焦晃问道。

    “我不懂,我又不用。”

    “嗯!”黄祖默和焦晃重重地点了点头,显然两人是“真信了”!

    送走两人,刘一民约定有时间一定会去塞罕坝看他们拍戏,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两人随时回来向刘一民咨询。

    “一民同志,你可一定要来。”黄祖默握住刘一民的手,生怕他不去。

    “一定。”刘一民准备周六日就去看一眼,下周六他没课。

    六月,刘一民将最新一届大四的学生送上社会,算下来刘一民已经亲自送走三届了。

    望着这新一届的毕业生,吴组缃感慨道:“一民,你们座谈会上讲的少年感很好,我看了之后十分怀念自己年少时,真如你所说,少年时驰骋的风,比黄金都珍贵。

    可真要回到少年时,遍布疮痍的大地令我生不出如此感叹。”

    座谈会的讲话发表出来以后,引得无数青年的认同。《青年夜话》里三人聊天内容,更是激励着无数人。

    陆遥回到延安发来电报,铜川煤矿的工人晚上出井之后,听到广播里的内容痛哭流涕。

    《平凡的世界》和《青年夜话》激励下岗青工和年轻人的新闻,时常见诸各地报端。

    陆遥也正式有了一个外号,年轻人称他为“苦行僧”。

    两人正站在门口感叹,闫真匆忙走了过来:“刘教授,办公室里有你的电话。”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