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奴隶的救赎》全世界票房猛增(1 / 7)
《人民文艺》编辑部会议室,刘一民静静地听着蒋子龙的谈论,时不时地点头。陆遥听得极为认真,仔细地记着重点。
这是陆遥的作品第一次参加这么高规格的座谈会,刚才发言的时候因为紧张,结巴了好几次。
蒋子龙和刘一民是《人民文艺》的编委,两个人的话更能代表《人民文艺》对于《平凡的世界》的整体态度。
蒋子龙说完顿了顿,扫视了一眼全场与会人员,继续说道:“同志们,陆遥同志向我讲,刚开始的时候除了一民同志,谁都不看好这篇。
现在读者用手投票,用手里的钱投票,证明《平凡的世界》是一篇好,陆遥同志不仅要写,还要多写,要把整部文章给写完。另外,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感谢刘一民同志,要不是他的推荐,我们很可能埋没这本。”
蒋子龙说完,陆遥率先带领大家一起鼓掌。王濛鼓掌看向刘一民,刘一民笑着摆了摆手:“还是内容好,也感谢《人民文艺》一直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坚持。”
“《人民文艺》如今的编辑方针就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中西方文学的碰撞之下,既要发挥先锋作用,又要举起现实主义文学的大旗,做好碰撞和融合。”崔道逸笑着说道。
王濛说道:“好,咱们座谈会的发言继续。”
在陆遥介绍、蒋子龙抛砖引玉之后,现场讨论的热烈程度愈发热闹起来。
《人民报》、《光明报》、《文艺报》的记者或者编辑,飞速地记录着每一位嘉宾的发言。
听完汪曾琦的发言,《文艺报》主编冯牧咳嗽了一声说道:“同志们,我来讲几句。我们《文艺报》常年走在文艺评论的一线,我们对国内文艺作品的大趋势是非常了解的。这两年,咱们本土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开始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我到过不少国家,小国不算,但凡是大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特点。咱们国家的现实主义文学就是,所以不能丢。
这两年文艺作品里出现了大量‘腥’、“性”之类的文学作品,我个人认为不是说完全不应该写,这方面文联会议也认为可以适当展现,但是不宜过多,或者完全以此吸引读者,那不就是低俗吗?”
改革开放后,西方露骨的文学作品传入,不少人以这样写作为文学自由表达为由头,也开始模仿。
刘一民一直没有说话,看大家说的差不多了,刘一民才开口:“陆遥笔下所展现出来的乡土是很纯净的乡土,也展现了在时代的改革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为了自己的幸福道路,开始了新一轮的战斗。
孙家两兄弟,孙少安代表的是现实奋斗路径,脚踏实地,不怕吃苦,一心为了好生活。孙少平代表的农村学生的浪漫理想主义者,想去看一看更大的世界。
农民不是只有吃饱穿暖,农民也有自己的梦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