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天价奖金—十二万美元(4 / 6)

加入书签

一民冲他们微微颔首后,大步走进学术报告厅。

    大厅从穹顶往下悬挂着诺尼诺文学奖的徽章,四周的阶梯上铺满了红毯,评奖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身着一身黑色的燕尾服,刘一民的中山装在人群中格外的显眼。

    报告厅是圆形报告厅,颁奖的区域在环形中央。

    “教授.刘,您的位置在这里。”工作人员伸手指引刘一民落座。

    其余的获奖者和刘一民一起,坐在前排,几人刚好组成一个半圆,对面则是评奖委员会主席卡尔维诺、委员以及基金会主席伊莉莎。

    伊莉莎冲着刘一民点了点头,接着向旁边的人低语了几句,对方抬头打量了刘一民几眼,赞赏地颔首示意。

    随着获奖人员到齐,参加颁奖典礼的其余人快速走到自己的位置落座。

    下午两点,伴随着意大利的古典音乐,颁奖典礼正式进行。

    评奖委员会主席卡尔维诺和诺尼诺基金会主席伊莉莎两人先进行了一段发言,讲述诺尼诺家族对文学奖的支持,以及未来要对意大利文学和国际文学事业做出的贡献。

    意大利文化方面负责人、罗马的市长依次做了发言,刚才坐在伊莉莎旁边的就是意大利文化方面负责人

    颁奖先对意大利国内获奖作者进行颁奖,卡尔维诺念颁奖词,罗马市长、伊莉莎进行颁奖,每个人荣获一个银质的奖杯还有一个皮质的证书。

    “他们的奖金是六万。”吕同六低声说道。

    “不是里拉吧?”

    “美元。”

    刘一民点了点头,现在的意大利里拉就比津巴布韦币好一点,一万里拉相当于三十多块钱人民币。

    刘一民的颁奖在最后,新华-社记者和《人民报》驻意大利记者已经准备好了摄像机,手中的照相机也是一刻不停。

    驻意大利大使坐在刘一民后第三排的位置,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颁奖区域。

    【本届诺尼诺文学奖国际文学奖得主为中国作家一民.刘,他是踏上诺尼诺颁奖台的最年轻的作家。他的文学以浓郁的中国色彩而著称,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追风筝的人》将童年的友谊和中国的历史背景相结合,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奋斗精神。

    《红河谷》展现中国各族人民对于家园的守护,也展现了封建的习俗和现代文明的对撞。

    他以现实主义的目光,审视了和剖析古老的农耕国度所遭受的苦难、所追寻的希望。

    他不仅关注中国人民的命运,他同时关注全人类的命运,时刻为种族平等和自由大声疾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