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沮丧的余桦(3 / 7)
没有,绝对没有。”
刘一民也没再纠结这个话题,只是询问他们2号去功德林是否方便。
“方便,绝对方便。”
刘一民去一趟功德林,也算是躲避一些访客,来来往往的人实在是多。
随着获奖的热潮,市面上刘一民的书果然卖的多了起来,几种发表的年代较久,影响力已不是很高的作品再次一售而空,如最早的《驴得水》《狼烟北平》等等。
商务印书馆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市场的需要,再次安排印刷,新印出来的版本上面,写着刘一民历次获得的各种文学奖,为读者阅读刘一民的作品提供选购指南。
海外授权的出版社在最新印刷的作品上加上了获奖的书封,刘一民的作品被布置了一个专区,旁边挂着一个牌子“刘——中国茅盾、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欧亨利文学奖一等奖获得者、意大利诺尼诺文学奖获奖者、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意大利的出版商宣传的最为卖力,他们估计刘一民作品本月的销量将会达到上个月的五倍,并邀请刘一民到米兰举办全意大利读者签售会。
他们重点推荐的是《狼烟北平》《红河谷》《追风筝的人》这三本,诺尼诺文学奖是冲着这三本来的,而不是更为出名的《宠儿》。
购买较为活跃的读者群体还有海外华人群体,争相购买本土写实的作品,想通过刘一民的作品,了解一下现在的中国。
……
在狂热的浪潮之中,刘一民骑着摩托车来到了功德林监狱。功德林监狱离华侨公寓不远,刘一民下车之后就坐在旁边等ZX的车队。
在燕京的功德林校友能来的都来了,不过人数比上次黄埔同学会少了很多,相当一部分人不住燕京。
黄维、郑庭笈、沈醉三人围在刘一民的旁边,指着功德林的大门说着当时到这里时的样子。
功德林从外面往里面看,已经非常破旧了,这里从黄维走出功德林后就已经逐渐开始废弃,得知他们要来参观,才组织人打扫了一遍。
厚重高大的青砖墙将内外分成了两个世界,上面有枪眼,士兵在墙上可以警戒战斗。除此之外,四角皆有高高的哨楼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中央还有一个三层的观察兼防御设施,第三层为八角楼。
向导介绍道:“这里马上就要拆了!”
“拆了?”黄维问道。
“是啊,要拆了,这里设施已经不再适合当监狱了,现在燕京城在进行新时代建设,这个地方拆了之后会再起一栋新建筑。”
郑庭笈感叹道:“拆吧拆吧,没有毁灭,哪有新生。”
沈醉道:“老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