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美术厂的困境(1 / 6)

加入书签

    第二天文研所的会议主要研究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夏言既是文研所的所长,又是文化部主要负责电影工作的首要领导。

    会议上,八一厂的刘佩然和北影厂的汪阳两人可以说是滔滔不绝,文研所给两人提供了一个跟夏言坦诚交流的平台。

    汪阳大声地讲着电影要想发展,首先电影市场要活起来,要提高电影厂创作的积极性,总而言之还是要多给电影厂分钱。

    “电影厂要更新设备,学习先进的拍摄手法等都需要用到‘钱’,关键的问题是咱们电影厂目前没有那么多的钱。文化产业要做大,优质的片子是核心,没有优质片子,咱们电影、电视市场早晚会萎缩。

    如何产生优质的片子?那必须激励电影厂的文艺工作者,提高大家的创作积极性。”汪阳说完后看向众人,期望大家给他点回复。

    夏言轻轻地拍了拍桌子:“你们两个啊,眼光要放长远一点,让你们进文研所,是要你们考虑整个文化产业的,不是让你们打自己厂里那点小算盘的。”

    夏言这话很像你向老板提工资,但老板说你没格局,要从大局出发。

    “沈老,电影厂是文化产业重要的一环,是生产者啊!”汪阳赶紧说道。

    “汪阳,你们不要只顾着讲自己钱少,你们要考虑一下整个体系,中影厂都快揭不开锅了,电影厂这几年靠着提高拷贝收购价没少挣钱。中影厂如果提议以后好的片子多给分成,卖不出去的不分成,你们电影厂该怎么办?”夏言问道。

    汪阳和刘佩然两人面面相觑,一句“那怎么行”差点脱口而出。

    夏言乘胜追击道:“你们不要觉得中影分了你们的大锅饭,你们内部是不是也在吃大锅饭?你们不要总是看到别人头上的虱子,自己身上的也要看一看。”

    夏言的话让汪阳和刘佩然悻悻地闭上了嘴,再也没有吱声。

    刘一民先出来和了一下稀泥:“部里有统筹的考虑,毕竟钱涉及到各个部门,涉及到无数人的生计问题。每一次的改革,都不能光想着大刀阔斧,也得小心翼翼。

    汪厂和刘厂在一线工作,知道一线的的困难,要多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和完稀泥后,刘一民又指出两人应该多站在文研所的角度进行一下学术研究,暗示两人不要将文研所简单的当成为电影厂争取利益的地方。

    简单聊完之后,刘一民再次跟大家聊了聊以中国功夫为核心的电影。

    汪阳不愧是电影厂厂长,在刘一民讲完之后,立即拿出了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

    “今年以来,香江拍摄了《少林小子》《锦衣卫》和内地电影厂合拍的《木棉袈裟》等电影,不仅在香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全球市场上也赚了许多钱。所以,我很认同一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