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燕大炸锅了(2 / 7)
nbsp; 1984年的阅兵意义非同寻常,那是继59年大阅兵之后,再次举行的一次大阅兵。我国讲究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1984年虽然是建国三十五周年,但确确实实是大阅兵。
参阅军民一万余人,各种先进装备都拉了出来。在改革开放和前线交火的大背景下,这场阅兵的意味不言而喻。
向周边展示武力,用炮火丈量和平的空间。
钱老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得意地说道:“一会儿让你看看我们研发出来的大家伙,那可是真的大家伙。”
接着两人低语了一会儿,钱老半开玩笑的向刘一民透露自己的防美国中情局监控的心得。
礼炮响起,广场上开始升旗。接着,金水桥上检阅车缓缓驶至长安街,城门楼上下都安静了下来。
“受阅部队列队完毕,请您检阅!”
声音落下,车辆重新开动,军乐响起。所有人的目光随着车辆移动,车辆消失在眼前之后,众人又再次议论了起来。
长安街上,除了大陆和香江等地的媒体在拍照直播外,西方、东南亚的武官记者也在快速地拍着照片。
朱父朱母和杨秀云几人抱着孩子坐在屋里盯着电视,一边看画面,一边听着解说员的解说词。
“这是继1959年大阅兵之后的又一大规模阅兵,期间整整跨越了25个年头,代表中国人民武装力量的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共四十二个方队,整齐排列在长安街以东,长达两公里.”
麦积大队,社员们围在刘家的院子,冲着电视讨论的热火朝天.
车辆返回之后,讲话完毕,阅兵正式开始。
记者手里的照相机快门都快按冒烟了,东南亚和西方的武官看着整齐划一,脚步铿锵有力的步兵方队,感叹中国军队的军纪和执行力之强。
朱霖兴奋地冲着下面挥舞着双手,又拉着刘一民给他指着重点。
旁边穿着绿军装的摄影师,快速地记录下了这一幕。
曹禹感慨道:“这支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跨越了数十年啊!”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夏言应和道。
“我们想要和平发展,就得有强有力的军队,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刘一民朝着下面挥手说道。
老首长摘下墨镜看向刘一民:“这句话我爱听,以前是小米加步枪,现在是机械现代化,军队是和平的保证。”
下面的部队大多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甚至他们最早的指挥官就站在上面。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