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一根筋变成两头堵(4 / 6)
; 立根上台前以对H强硬著称,但此时苏联对美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核武器数量远超美国,上台之后的立根不得不调整对H政策。84年4月份亲自访H,签订一系列经贸协议,让双方的关系再上一层楼。
根据情报部门的消息,苏联方面开始有意缓和对H关系。此时闹出所谓的作家-策反事件,面对使馆的抗议,立根头都大了,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私下立根向使馆保证,以后不会出现类似的事情。并通过一些经贸和军工领域的合作,来缓解事态。邦德作为替罪羊,被民主基金会和中情局共同开除。
美国环保基金会宣布将向中国捐赠五十万美元,用于环境保护、植树防沙方面的合作。
美国方面想派人监控这笔资金的使用,并在中国设立办事处,这个要求直接被拒绝了。这笔钱将打入林业部的账户,成为三北防护林专项建设的资金,用来改善种植条件,实现机械化种植。
美国民间环保团体在旧金山环保团体的带动下,掀起捐款的高潮。
在读者和环保团体、支持人群的欢送下,刘一民离开了美国。临走时旧金山环保团体负责人约瑟夫询问刘一民什么时候能将《老人和狗》的剧本改好,他们想尽早排练。
“我回国之后,尽快写好寄过来。”
约瑟夫高兴地说道:“我们已经找到了旧金山剧院的一位导演,他将无偿加入我们,为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站在飞机场门后,刘一民向前来送行的人挥手告别。从洛杉矶赶来送别的马奎斯特在记者的镜头下将红色的棉花送给了刘一民当做纪念。
看着广袤的太平洋,刘一民心中带着几丝无奈,还得是实力啊。
刘一民坐飞机到沪市下,在机场的会议室见到了巴金和李晓林,还有即将去美国的徐驰。
巴金询问了一下刘一民在美国发生的事情,不禁感叹:“连马尔克斯到美国都受到监控,想必美国一定监控了不少人。另外也不知道,美国政府接触了咱们多少赴美的作家。”
“唉,一民这个事情,搞得我现在心里七上八下的。”徐驰无奈地说道。
今天他之所以来到沪市,正是要赴美参加聂华令组织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训练营。
刘一民笑着说道:“只要你自己不变,他们也不能强来。国际写作训练营,还不敢明面上跟中情局勾结在一起。我想了想,更多的是想用中美之间的社会发展,对中国作家产生的内心产生冲击。加上使用一些文学奖、艺术奖之类的诱惑,让作家思想主动向美国的意识形态靠拢。”
简短的聊了半个小时,徐驰起飞前往美国。刘一民重新买了一张飞机票,飞回了燕京。
刚落地燕京,文化部又把刘一民给接了过去。作协张广年、曹禹等文联和作协的领导都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