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左手美人右手经,不负如来不负卿(1 / 8)

加入书签

    刘一民的话,让朱霖和何冀平都笑了出来,聊了一会儿后,两人继续开始了排练。

    刘一民从朱霖的背影,看到了她无穷的工作激情。从开始决定转型当导演开始,朱霖先是跟在欧阳山尊、蓝天野、苏民身后学习,后来成为副导演,如今终于成了导演,可谓是梦想成真。

    晚上回到家还跟刘一民谈论剧本,除了孩子和刘一民外,所有的心血都在这本子上了。

    何冀平也非常配合,朱霖让改剧本就改剧本,当然自己觉得不需要改的地方也会据理力争。

    何冀平此时刚从中戏毕业,话剧剧本这个想法很久前就跟人艺讲了。

    当时,何冀平一个没毕业的学生跑到人艺说要给他们写剧本,于是之、苏民、夏淳等几个副院长、大导演也没有傲慢,还亲自接见了她,听她讲想法。

    何冀平讲了一个月饼的故事,自己从小在外婆家长大,父亲在香江。每到中秋节,外婆总要将月饼分成几份,家里的吃了,给香江亲人的留着,留到干裂也不扔。

    直到她77年到香江探亲,带了一包干裂如石头般坚硬的碎月饼。

    于是之几人听完之后一个个泪眼婆娑,觉得她是个人才,毕业后直接从文化部要了一个特别的名额给了何冀平,可以说何冀平就是人艺养大的孩子,整个人艺都十分宠溺她。

    舞台上,朱霖不断地纠正着演员的动作和语气。当年导演《绿皮书》时,朱霖作为副导演主导排练,还有不少演员会“指导”她排戏,搞得舞台一团糟。

    现在舞台上安静多了,除了必要的讨论外,基本上不会再出现以前的情况了。

    刘一民正在认真地看着排练,蓝天野和苏民从门口走了进来,坐在刘一民的旁边讲起《宠儿》的话剧。

    蓝天野先说话:“意识流的东西比较玄乎,但你这样一写,好像也没那么玄乎了,我和老苏通篇对比了一下,如果按照这样排,基本上没有观众难以理解了。

    从梦境梦回到以前的惨烈种族歧视入手,这种手法《西厢记》等传统戏剧里也都有,观众理解难度低。”

    刘一民以宠儿的母亲塞丝做梦入手,将过往的历史背景呈现了出来,梦醒之后,看到了涉水而来的宠儿,接下来就是根据时间进行叙事的现实主义风格了,跟《天下第一楼》等话剧没有区别。

    “这个梦像挑子,挑起了两段故事。”苏民笑道。

    刘一民问道:“有没有需要改的地方?”

    “这台词是不是有点太中国化了?”蓝天野问道。

    “只有这样,观众才能更好的理解。要是翻译的风格很浓,观众看着也难受。《贵妇还乡》这部戏里,不是还专门中国化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