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百所高校一网打尽(3 / 7)

加入书签

着来。

    比如报告和课题指导,都先要争取刘一民的意见。

    张静和于安澜又冲着严家炎伸出了手:“严教授,咱们合作愉快,希望能跟着老大哥系的脚步一起前进。”

    两人都比严家炎年纪大,一句“老大哥”系吹的严家炎飘飘欲仙,当即表态全力支持豫省的文学发展。

    “我们今年就要改回河大的名字了,如果有机会,希望到时候咱们中文系可以派人参加。”于安澜说道。

    吃完饭回到招待所,整座招待所都热闹了起来,各学校的教授系主任都集中赶到。

    严家炎和刘一民等人作为主办方之一,和复旦中文系、美国文学研究学会一起在招待所门口欢迎大家。

    清华大学、上交、西交、上大、北师大、浙大、金陵大学、金陵师大、中山、暨南等高校先后来到,最远的学校是兰大,更偏远的几个则是没有来,不过都送来了贺电。

    “真成了华山论剑了,来的学校有三百多所。”严家炎感叹道,刚感叹完就要起身说欢迎词,文学界熟人太多了。

    刘一民在旁边站着,听严家炎不断地介绍:“这是我们学校的刘一民副教授。”

    话听多了,人都听麻了,来人严家炎必进行介绍。然后刘一民机械地伸出手,露出礼貌的微笑,再听对方说几句“后生可畏”“久仰大名”、“如雷震耳”的夸奖。

    到了下午,刘一民见到了徐驰,徐驰是刘一民点名邀请来的,他在鄂省过来也方便。

    刘一民终于有了偷懒的机会,跟严家炎告假带着徐驰进了房间交谈。

    “一民,这次的阵仗不小啊,一板砖扔下去能砸死俩教授,另外一个是系主任。”徐驰看着下面的人调侃道。

    “很多是来凑热闹的。”

    来了三百多所学校,能发言的学校也就那几个,其余的都是听。

    “你觉得你们教材能够被多少学校所采用?”

    刘一民仔细想了想:“能增加五十所学校算成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师资开展这门课的,有的学校中文系教授都不一定有。”

    “你有点悲观,可以更乐观一点。”徐驰说道。

    两人坐在房间里面谈论了一下《宠儿》发表的问题,徐驰说道:“等我今年到美国,帮你看看《宠儿》的盛况。”

    “你要到美国?”

    “是啊,爱荷华国际写作训练营邀请我去,聂华令女士亲自写了信。”

    徐驰准备到了美国,就去采访一下李政道或者杨振宁等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