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拜访巴老(3 / 7)

加入书签

到现代文学教研室来,当个副主任绰绰有余。”

    “我还准备让他单独组建一个教研室呢。”严家炎说道。

    听到上铺的老同志传来呼噜声的时候,三个人也不打牌了,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床铺上。

    在去沪市的火车上,经常能够听到有人钱包丢了的声音,乘警和广播员一遍遍的在火车上提醒大家注意钱包的安全。

    看来目前裤衩牌钱包还是不太普及,要不然不至于发生这样的事情。

    不过三人下车的时候,看到了两名乘警押着一名年轻人走下了火车,铁路派出所将人移交带走。

    据乘客口口相传,别人是偷,这小子是抢劫。

    孙玉石摇了摇头说道:“真是世风日下啊,世风日下!”

    三人到了火车站外,复旦大学的人已经在门口举着招牌等他们了。

    “您好,严教授、孙教授、刘教授,我是复旦中文系负责招待工作的王禹,我先带着咱们到招待所。”

    “麻烦您了。”

    “不客气,这次能来咱们复旦大学开会,我们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校领导非常支持。”

    严家炎问道:“来多少人了?”

    “你们是最先来的,会议后天才开始,离的近的来的就晚。今晚到明天估计是来人最多的时候,我们联系了好几家的招待所,并跟市公交车公司联系,会议期间用公交车接送。”

    王禹热情地给他们介绍起来会议期间的安排以及沪市沿线的风光:咱们校区就在黄浦江边,会议期间你们要是有时间可以去黄浦江边吹吹风。

    下午系里的教授会来拜访三位。”

    复旦的招待所就在邯郸路校区里面,车子从复旦大学的老校门驶入,古朴的风格比不上燕大的皇家气派,但也能显示浓厚的人文气息。

    进入学校后,王禹更加热情了,将路过的一座座建筑都给大家进行讲解,恨不得拼凑出完整的一段复旦历史。

    北师大中文系有十八罗汉,复旦中文系有十四老,不过已经凋零了不少。

    比十四老更出名的,则是后来的“十八驴!”

    刘一民一直在想,为什么教做人道理的大学培养出了许多精致利己主义者?

    到了招待所,王禹帮大家拿下行李,中文系专门有会议服务人员在旁边做登记。

    开会的人多,房源紧张,只能两人一间。刘一民和严家炎住一间房,孙玉石和别人住一间。

    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