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力挺女排(4 / 6)

加入书签

bsp;“无聊啊,无聊,你在写什么?”朱光遣看向刘一民。

    刘一民继续写道:“我在写一篇时评。”

    “什么时评?”朱光遣抬着凳子走到了刘一民旁边。

    “关于女排的!”

    “哦,女排的啊!”朱光遣顿时更感兴趣了,想看看刘一民写的是什么,是指责女排还是鼓励女排。

    1983年11月17日,整个中国女排和国内的球迷以及抱有很高期望的民众迎来了沉重的打击。

    两连冠的女排队员在亚锦赛的赛场上以0:3的比分惨败于日本之手,三场比赛,连一分都没有拿到。

    对于女排的队员和国内的民众来说不可接受,全亚洲的球迷也很诧异,连续两次击败日本的中国女排,竟然被打的落花流水。

    郎平和女排队员在颁奖仪式上泣不成声,教练袁伟民更是几度哽咽。

    女排队员还没有回国,各种指责声不绝于耳,各种信件如雪花一般寄往女排的驻地,指责袁伟民用人不当等等。

    “唉,怎么就输了呢!”朱光遣垂头丧气地说道。

    “去年胜利之后,女排的主力队员就来了一个大换血。带领小日本三连冠的教练重新出山,改变了战术。竞技体育光有实力还不行,还得针对性的研究对手。

    我们不能以一场失败就否定整个女排,我们应该给予充足改变的时间。”刘一民认真地说道。

    朱光遣同意刘一民的看法:“看来你这篇文章是要支持女排队员喽!”

    “朱教授,这不是我想装死就能装的过去的。”

    刘一民要是跟女排没有打那么多的交道不发声自然是说的过去的,但现在不行,刘一民某种程度上跟女排绑定在了一起。

    他靠着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为女排募足了修建场馆的经费,现在女排输了,不少人在暗戳戳的表示,苦难造就成功,条件变好养尊处优,打不出成绩了。

    “赶紧写,写完之后让我看看。”朱光遣鼓励道。

    刘一民笑嘻嘻地将讲义推到了朱光遣旁边:“朱教授,一会儿我有一节课,您帮我上?”

    “没问题,我看看你讲到哪里了。”朱光遣爽快答应。

    刘一民仔细思索这篇时评应该如何写,在泼天盖地的指责中,理性分析是最无用的舆论引导方式,因为大家需要的是情绪。

    况且一个人理性分析的力量太小,根本起不到作用。

    刘一民要做的就是用极具感染力的词汇,来唤醒大家对女排的支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