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时代三部曲》(3 / 6)

加入书签

nbsp;  刘一民和曹禹聊到了文艺界的一些现象上来,如今的文艺界是包罗万象,文学、诗歌和话剧的地位最高,最受人尊崇。

    在演艺界,话剧演员的地位也高,组织架构也更现代化。两人聊到演艺界的一些现象,某些领域的人在新时代摇身一变成为文艺大师,但身上的江湖气息仍然没有改变,而这个根深蒂固的门派规矩,也在束缚着发展。

    “尤其是相声,江湖气太重。话剧的演员通过演艺能力获得观众的认可,但相声没师承根本就没活路。”曹禹无奈地说道。

    曹禹认为,江湖气息太重,太重师承,且师父和弟子之间极不对等的关系,会影响该文艺事业的发展。

    “万老师,晚清至民国这段时间,话剧本身就承担着宣传新思想,打破封建枷锁的作用,自然身上没封建残留,但其它的就不一样了,百年到几百年的江湖气很难一朝洗刷干净。”

    曹禹让刘一民认真地去改写剧本,不必求快,只求精:“这个剧本写出来比《狼烟北平》和《传奇大掌柜》都好,人物形象塑造的实在是太丰满了,角色的可爱和可恨、可怜都展现的淋漓尽致。”

    “那我回去就开始写!”刘一民笑着说道。

    走出曹禹的办公室,刘一民到《传奇大掌柜》的排练场看了看,苏民和林兆华排练的有声有色。

    休息的时候,于是之询问第三部话剧的事情,刘一民拍了拍他的胸口说道:“放心吧,《传奇大掌柜》该排好了吧?”

    “这个月底就能演出了。”苏民得意地说道。

    因为《横空出世》排练用了人艺不少的好演员,《传奇大掌柜》当时排练冲突,只能错开演员的使用。

    在这里刘一民见到了扮演过《三国演义》里陶谦的张瞳、张大千等几个演员。

    林兆华也走过来让刘一民放心,并旁敲侧击询问新剧本的情况,小心思一览无余。

    从人艺出来后,刘一民将《天下第一楼》交到了《人民文艺》,王濛和崔道逸两人看过后一致认为是好作品。

    王濛感叹道:“老壶烧出来的开水,虽然是老味道,但是确实是经典啊!一民,在这上面,你让我看到了《茶馆》的影子!我这个人你是知道的,我这人赶时髦,最近用西方的意识流写了不少作品,得奖的,没得奖的都有。

    但你这部作品,比我最近写的都好。看来不管是哪种写作手法,归根到底还是在内容上面。”

    “王濛同志,不管什么时候,现实主义都是写作的一条康庄大道!”刘一民笑着说道。

    “你说的对,老崔,咱们就把这篇发到84年的第一期吧!”王濛看向旁边的崔道逸。

    崔道逸将热茶放到刘一民面前:“王濛同志,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