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燕京吃饭都不用给钱了?(5 / 7)

加入书签

园,门口的食客络绎不绝,余桦看着丰泽园几个大字儿问道:“这就是《传奇大掌柜》里面的丰泽园,这吃一顿饭得花不少钱吧?”

    “没关系,我请。”

    “不,刘一民同志,我请你们。”

    这时候,刘振云和史岚推着史铁生走了过来,史岚看向刘一民:“一民哥,好久不见啊。”

    “是我的错,今天请大家吃饭。”

    史铁生和刘振云将目光看向了余桦,刘一民给他们介绍了一下,余桦拉着史铁生的手,心里感叹史铁生的强大。

    走进去后,刘一民对着服务员说道:“今天我们自己吃饭,随便找个位置都行。”

    服务员点了点头,不再想着通知总经理了。

    刘一民先点了几个菜,然后让大家点,刘振云看到有葱烧海参和乌鱼蛋汤后也不点了,想吃的已经有了。

    “史岚,你来,他们都太假客气!”刘一民直接将菜单递给了史岚。

    史岚又点了一份干烧鲫鱼和胶东烩菜:“一民哥,够了,再多咱们吃不完了。”

    刘振云和史铁生好奇地问余桦写的什么作品,余桦谦虚又炫耀地讲了起来,讲完之后说道:“估计我从燕京回去,就能调到文化馆了。”

    刘振云说道:“文化馆的工作轻松啊,不像我在《农民日报》,太累,太累。”

    余桦看向刘振云:“振云同志,您是《农民日报》的啊!”

    “嗯!”刘振云这一声“嗯”里面,没有感情,全是得意。

    刘一民谈起史铁生最近发表的散文,余桦迫不及待地加入了,聊着聊着他发现他跟史铁生对于文学的许多看法都一样,心中升起了惺惺相惜之感。

    史铁生和余桦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都成为了先锋文学的典型代表。

    “刘一民同志,你觉得西方文学是不是领先我们?”余桦忽然问道。

    “我不觉得。西方现在看中国文学,总是带着偏见。我去法国、美国、还有参加中美比较文学论坛都有这种感觉。他们看待中国文学像是一件出土的文物,带着高高在上的感觉。出发点就有偏见,那结论必然是错误的。

    他们认为我们中国文学偏离了本质,而我们一些作家开始崇敬西方文学,他们的对我们的指责,被我们的作家誉为清醒和真理。在我们一些作家的赞誉下,他们沉迷于偏见带来的赞誉之中。

    这太畸形了,就好像有人要抽你巴掌,你还把脸伸过去说抽的好,这不是贱吗?”

    史铁生、余桦和刘振云听完各有思考,史铁生觉得西方文学的很多写法值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