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横空出世》首印六百万册(5 / 6)
的努力,感谢所有印刷厂的工人们彻夜努力。”
印刷厂的工人们鼓掌欢呼刘一民的到来,这个印刷厂正是刘一民上次因为《凯旋在子夜》被拒印来过的那个印刷厂。
刘一民亲切地给大家问好,工人们询问刘一民到美国和前线拍电影的事情。
“一民同志,感谢你请我们喝的汽水。”一名工人在后面喊道。
“不用客气,工人同志们,你们印书也很辛苦。”
来的记者除了《燕京日报》之外,还有《中青报》,《人民报》的记者。
《中青报》来的并不是于佳佳,因为于佳佳现在已经是社里面的骨干记者。这种新闻有新闻价值,但是新闻本身不难写,并不需要于佳佳过来跑。
刘一民站在工人身前,手持第“六百万册”的《横空出世》向记者展示,照相机的拍照声不绝于耳。
“李编辑和黄编辑,你们预测首印的六百万册几个月内能够卖完?”有记者问道。
李书和黄春雨对视了一眼,记者问这话也给他们心里面问的没底。不过李书毕竟是老编辑,赶紧说道:“根据《凯旋在子夜》的销量看,我们认为《横空出世》预计在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售出六百万册左右。”
“据我们所知,《凯旋在子夜》三个月内销量并没有达到六百万册。”
“那是因为缺货。没达到六百万册的销量不是书的问题,是我们出版社的没有印刷出来。”李书大声地说道。
李书说完,现场掌声一片。
这些记者临走之时,每个人都拿到了一份亲笔签名加上盖章的样书。
黄春雨看着记者的背影,冲着李书说道:“李编,姜还是老的辣。刚才我都没反应过来,生怕说错了到时候闹出了笑话。”
刘一民跟印刷厂的工人挥手再见,走出去后问道:“你们搞的还挺突然,找记者也不提前打声招呼?”
“嗐,这是我们社长韦君怡临时想到的,说实话,首印六百万册我们两家压力都是很大的,社里面的资金需要快速地周转回笼。跟商务印书馆一拍即合,一切都很仓促。”李书向刘一民解释道。
从印刷厂出来,刘一民没有再回带燕大,而是到了人艺,将样书送给了曹禹和几名导演。
看完《横空出世》的排练之后,骑着摩托带朱霖回到了华侨公寓。
朱霖回到家摸着肚子说道:“刘老师,你说我怀的是女孩儿还是男孩儿?”
刘一民敲了敲她的脑袋:“也可能是双胞胎!”
朱霖听到刘一民的话,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
↑返回顶部↑